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锦绣娘子:还俗将军敲我门

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六章 不乱阵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苏冬青这般说,陈元元和那位姑娘对视了一眼,那位姑娘话锋一转,“不过话也说回来,文将军是在战场上厮杀得胜归来的,一身铁血不怕那些鬼怪之流,就是文夫人你平素要小心些。咱们京城有个庙常年香火旺盛,是千年古刹,里面那些和尚师傅厉害的很,文夫人若是有空闲,去那里让人做个法事,就算不信鬼神,保个家宅平安也是好的。”

    人家这么说,苏冬青也不好再推三阻四,从善如流的道:“承蒙姑娘指点,不胜感激,哪日有空闲定去给佛祖上两柱香。”

    闲扯了一会儿,两个人有事离开,苏冬青重新把书捡起来,把最后十几页看完,也打道回府。

    陈景和简家兄弟把整个府窄仔仔细细查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所谓无风不起浪,在这种神经紧张的时刻莫名奇妙出现这种状况,怎么想都觉得不简单。

    苏冬青回来的时候,见众人还在对此事忧心,便道:“查是肯定要查的,不过不能自乱了阵脚,别忘记咱们的正事才是要紧的。”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这个时候乱了分寸,只会给外人可乘之机。

    早就将那件衣服上的图案记在心中,这几日家中不安宁,以防不测,苏冬青便把那叠纸给烧了。离族人太不容易了,颠沛流离这么多年,毅然决然选择相信自己,自己更是不能因为大意泄露了他们的行踪。

    傍晚,苏冬青收到一封信,是文天立来的家书。先是写了家中一切安好,又说了几个小的和他的近况,问候他们在京中是否安好,让他们保重身体云云。

    早就知道京城险恶,所以苏冬青进京时便绷紧了神经,可以说步步小心,看到这封信,想到在打谷村时的点点滴滴,顿时心中涌过一股暖流。

    提笔想了许久,苏冬青写了回信,让文天义好好学习,他们在京中一切安好,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从头到尾对他们的困境只字没提。

    文天佑半夜才回来,只呆了不到一刻钟,话都没来得及多说,紧紧抱着苏冬青一会儿,简单收拾行囊就离开了。

    男人虽然什么都没说,苏冬青知道肯定是出了什么事情,否则不会这么急离开,不过文天佑不说,她也不问,男人不说是不想她担心,她不问,也是为了让对方安心。

    文天佑一走,苏冬青也鲜少出门,家里能用的人本来就不多,她出去这些人肯定不放心跟着,家里留人也就少了,这么大的院子,一个两个人总归还是顾不上来。

    千里之外的梁州柳山县,自从文天佑等人离开,打谷村的文家便成十里八乡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山沟沟里出了个大将军,这是多大的荣光,只要跟文家稍微沾亲带故的,个个走路都带风。

    文家人在外面面子是足足的,回到家里就把脸撂下来了。大将军,大将军,听着是威风,实际上哪里有别人说的那么光鲜。

    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一开始也都是这么盼望的,可是现在呢,除了虚名还有什么?

    一大家子人依旧住在又破又旧的土房里,吃着粗茶淡饭,每天还要操心今年年头好不好,这跟从前有什么不同?!

    人家县太老爷娶个妾,妾室娘家中还能住上瓦房穿上绸缎,他们身为大将军的血亲,愣是一点光没沾上,这窝囊的,说出去谁能信!

    本来后院个个就心生不忿,再看着老宅那边,更是气的仰倒。苏冬青不在,他们文家子孙替苏冬桥染布,一车车的布拉走,大把的银子到手,不论吃喝用度比他们都好上一大截,越看越生气。

    文家大房和二房不是没有打过老宅那边的主意,可是苏冬桥就一句话——染布一切都是妹妹做主,如果有事就往京城写信,只要收到青儿的话,她说怎么就怎么。

    这话把后院人给堵的,心窝子都疼。他们之前怎么对待苏冬青当然各个心里有数,从前开口就一次没有得逞过,现在更是不可能,写信除了挨软刀子还能有什么结果。

    前阵子的逃乱是慢慢平复了,可是粮食和油盐酱醋的价格却是居高不下,冬天种下的二茬庄稼冻死在地里,别的地方不知道,梁州的粮食却是紧张的。之前把粮食卖光的人家正依旧紧巴巴,这里就包括文家的大房和二房。

    原本他们打算文天佑大婚的时候发一笔财,可是文天佑一句话,份子和礼品全都没收,那些白吃白喝凑热闹的倒是高兴坏了,可文家后院的人却是咬碎了后槽牙。

    按照文天佑师侄所言,他们每年送到文家的就是文天佑的全部奉银,那点银子放在从前还算不少,跟老宅那边比,就有点寒酸了。

    上次刘喜上门宣旨,皇上赏赐了不少东西,可那些都是从宫内库中取的,上面都有皇家的纹印。文家人开始不敢打那些东西的主意,后来实在是受不了了,偷偷拿到当铺去问,当铺的人一看东西脑袋摇的像是拨浪鼓,他们多大点生意啊,不敢收皇家之物。

    文家人守着宝贝都要饿死了,后来还是文玉义想了个办法,找地下的黑商,换了两个宝贝出去,可是因为这种交易见不得光,价格被压的死死的,得了二百两银子回来。

    分了银子,买了粮食,大房和二房依旧不安分,想把文家业手里剩下的宝贝分了,生怕自己少得了。可是文家业现在跟从前不同,有五儿子和六儿子撑腰,不肯轻易松手,为了这事,大房和二房使出各种招式。

    大房养着两个老的,有天然的优势,每天三顿变着花样给文家业和张氏做吃的,顺便吹吹耳边风。二房也不甘示弱,文天庆和蒋氏领着孩子过来磕头,说是想要去读私塾,能考个功名当然好,考不上也能识字,不做睁眼瞎。

    听说二房的三个小子想要去读书,陈氏一口水直接喷出来,就三个懒货,砍个柴都费劲,还能拿的起笔杆子?!

    文家业当然知道大房和二房什么心思,握着那些珍宝就是不撒手。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