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 慕林

章节目录 慕林 第116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曹文凤顿时噎了一下,谢映慧还不肯放过她:“你老实告诉我们吧,到底是怎么回事?王湄如算是舅母哪门子的亲戚?她竟然能为了这个女子,先是置我们谢家满门生死于不顾,又甘冒风险违背上命、触犯国法、私藏钦犯,到底置曹家于何地?!外祖母知道这件事么?舅舅死得不明不白,是不是也跟这件事有关?!”

    眼看着谢映慧就要把平南伯之死的责任也算在平南伯夫人头上,直接把后者打成曹家罪人了,曹文凤再也忍不得,愤怒地驳了回去:“谢映慧!你少在这里胡说八道!我父亲是叫大房、二房的人害死的,与我母亲有何干系?!你少危言耸听了!”

    马玉蓉沉下脸看向她,曹文凤一窒,才咬着牙收敛了一下脾气:“再说了,我母亲好歹也是看着你长大的,从前多疼你呀,难道你连亲舅母的话都不相信了?!”

    然而谢映慧已是今非昔比,不会再因为她两句话就轻易相信了:“程二奶奶也是你的亲舅母,难不成表妹也相信她的话么?”

    曹文凤顿时哑口无言。

    马玉蓉笑了,拉起谢映慧的手道:“我们走吧,这平南伯府都要赶客人出门了,我们还留在这里自讨没趣做什么?”谢映慧也不再多言,就这么跟着她出了门。

    曹文凤无措地落在后头,想要上前解释些什么,又怕谢映慧再追问不该追问的事,惶惶然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不过,等马玉蓉与谢映慧上了马车,远离了平南伯府之后,她才对后者说:“今儿这一场戏,只怕那位程二奶奶是故意演给我们看的。这王湄如诈死的传闻到底有何内情,还很难说呢。”

    谢映慧也不是傻瓜,当然也看出来了。程二奶奶程王氏进正房的时候,瞥了她们一眼才进的里间。正常情况下,她怎么也该先向马玉蓉见礼才是。她们两个大活人伫在那里,只要不是瞎子,都不可能看不见的。可程王氏却直接忽视了她们,进入里间后又毫无顾忌地透露种种机密,若说她不是故意把话说给她们听的,傻子才会相信。

    不管程王氏这么做,有什么样的目的,目前看来,都对平南伯夫人半点好处都没有,甚至还有些陷害的嫌疑。这是否跟王湄如诈死的传言有关呢?平南伯夫人到底救了王家母女没有?若没有,又怎会传出那样的风声?又是谁告诉太子殿下这件事的?

    程王氏之前抛开了杀弟之仇,与平南伯夫人姑嫂和解,关系密切,甚至还不停地替后者出谋划策,是否与王湄如母女的下落有关?

    谢映慧怀疑,即使平南伯夫人没有救人,她也很有可能向程王氏做出了这方面的保证,让后者相信她救人了,所以才会愿意为她出力。而现在,很有可能是真相大白,程王氏发现自己被骗了,所以才会翻脸的。

    那么问题来了,王家母女到底死了没有?

    谢映慧的这个疑问,谢家人也同样想知道答案。但他们如今离了几百里远,鞭长莫及,除了写信给京中留守的人,让他们留意这方面的消息以外,什么也做不了。反正如今陷入困境的是平南伯府,兴许还有程王氏?他们对谢家人而言,都是仇人,除了谢显之、谢映慧与宛琴的感受会比较复杂以外,其余人都是盼着他们倒霉的,因此他们只需要看戏就好了。

    谢映慧在信尾也提了些从永宁长公主府那边听来的小道消息,据说曹皇后对太子挑中的太子妃人选十分不满意,可皇帝已经认可了,她也无话可说,只得在那三个人选里再仔细挑拣,选出对他们母子最有帮助的一位,为此脾气都变得暴躁了,连着训斥了太子三回,身边的宫人更是频频挨打甚至是被撵。后宫诸妃近日都躲起了风头,但二皇子和他的生母林昭仪,却上窜下跳地十分活跃,后者娘家麾下的官员,已经上本要求严查王家大火真相了……等等等等。

    谢映慧并没有说太多这方面的内容,不过谢家兄妹几人还是为此浮想联翩。

    谢徽之有个猜想:“那王湄如没死的消息,是谁告诉太子的呀?该不会是林家那边搞出来的诡计吧?如今不管王家母女是真死还是假死,太子为此乱挑太子妃总是事实吧?他被美色迷昏了头,二皇子那边的人还不加倍儿参他呀?太子和曹家该不会是落入别人的圈套了吧?”

    谢慕林表示:“不管是不是圈套,太子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不算冤枉。天下美人多了去了,这次就算没有王湄如,将来也有可能冒出个张湄如、李湄如来,太子要是一个个神魂颠倒过去,世界不是乱套了吗?他本来就不讨皇帝喜欢,如今再暴露出这个缺点,以后恐怕有的是苦头吃了。”

    谢显之叹息不已。

    谢谨之看了看众手足,微笑着说:“好啦,这都是别人家的事,与我们不相干。如今我们还是先讨论一下,要如何说服大妹妹搬回湖阴老家来吧。京中太子与二皇子相争,纷乱渐起,大妹妹即使有永宁长公主府庇护,也不是长久之计,还是回老家来住着更安全些。”

    文氏也点头:“确实,容姐儿那边好办,病好后命人送回来就是。慧姐儿却没回应,显之再写信去劝劝她吧。”

    谢显之顿时打起了精神,正色点头。

    第368章 不安

    谢显之迅速写好了给大妹妹谢映慧的回信。

    他在信里又重复了一次过去提过的理由,劝谢映慧回湖阴老家居住,不过这回又添了一条:程王氏故意当着她与马玉蓉的面,与舅母平南伯夫人进行那一场对话,就是为了向她们两个小姑娘泄露消息的。即使谢映慧不提,马玉蓉也不可能把听到的话瞒着家里人。而只要永宁长公主知道了平南伯夫人与程王氏之间的纠纷,太后也就知道了,接着皇帝也肯定会知道,对太子的做法产生不满。这无疑是有利于林昭仪与二皇子的。

    就算谢映慧与马玉蓉没有那个意思,她们也变相被卷进了太子与二皇子的争斗之中。

    马玉蓉是永宁长公主之女,有太后与长公主庇护,不会有什么大碍,但谢映慧就比较危险了。她对马家而言,终究是外姓人;身为曹家外甥女,却又得不到曹家的助力;做高官的父亲远在北平,远水救不了近渴,家里人几乎全都在老家,身边连个靠得住的亲人都没有。倘若曹皇后迁怒于她,只怕不会手下留情,到时候她要怎么办?

    返回湖阴老家,避开京中的乱局,对谢映慧来说,才是最保险不过的选择。

    谢显之苦口婆心,写了厚厚一叠信,只怕妹妹不肯听从他的劝说,甚至还把心腹小厮青松也派了出去,命他跟着信使,一同回京,无论如何也要说动谢映慧回乡方可。

    文氏、谢慕林等人又另有书信、礼物捎给谢映慧,等这封新的家书送了出去,谢家又重新回到了平静的日子之中。

    谢慕林返回老宅,继续与谢老太太做伴。谢映慧的来信,她也没有瞒着谢老太太,只是对于其中皇子夺嫡、东宫秘闻、曹程两家姑嫂相互算计之类的内情,她一个字都没透露,只把谢映容的情况报了上去。

    谢老太太恨得差点儿把银牙咬碎:“三丫头真真是狡诈过人!这回居然就这么被她逃了过去!有本事她就装一辈子的病,死赖在卞家一辈子!我就不信,到时候卞家还能养活她几十年?!真病到那个程度,傻子才会娶她来家做媳妇呢!她那白日梦,更是别想成真了!”

    骂完了谢映容,她又骂大金姨娘:“往日看着还算懂规矩,比她妹妹要老实些,没成想也是个糊涂的!曹家送来的贱人,果然一个都靠不住!当初我们家就该直接把人撵出门去,也省得白白耗费了钱粮,还要给我们添堵!”

    最后,她又骂了卞家,尤其是卞老太太:“整天装出个端正老封君的模样,只会瞧不起人,嫌我不够斯文,还怨我对孙女儿太苛刻,其实不过是个老糊涂罢了!我无缘无故刻薄孙女儿做什么?自然是她做了不好的事!谢映容那等粗浅的手段,竟然能糊弄她这么长的时间,只把那死丫头当成是好人,早晚要把嫡嫡亲的外孙给陷进去!等到谢映容真个算计了她的外孙,我倒要瞧她后悔不后悔,认不认得清谁是好人,谁是歹人了?!”

    谢慕林在旁听着,委婉地说了句公道话:“卞老太太未必看不出来,不过三妹妹毕竟救过她,哪怕是看在救命之恩上,她也不好把三妹妹扫地出门的。就算她不赞成三妹妹的想法,多半也会维护三妹妹的名声。等到程笃的婚事尘埃落定后,她要是手里有合适的人选,说不定还会介绍给三妹妹呢。”毕竟谢映容的心思手段都不算高明,卞老太太只要不是太蠢,都能看出几分的。

    然而谢老太太对谢慕林的“公道话”嗤之以鼻:“什么救命之恩?!三丫头费了那么大功夫来骗我,还把我支出了金陵城,自个儿却往卞家老太婆那儿跑了,说她心里没有盘算,你会信么?!我不在家,慧姐儿年纪小又与她不睦,她受了伤,只要卞家人可怜她,把她留下了,不就是近水楼台,可以经常见着程笃了么?她定是早有准备,知道自己定能因伤留在卞家,才算计的我。那承恩寺后院里倒塌的院墙,若说没有半分猫腻,我才不信呢!定是三丫头设的苦肉计!”

    谢慕林听得有些想笑,却故意道:“不会吧?三妹妹哪儿有这么大的本事?”

    “哼,她本事大着呢,否则怎么可能骗得了我?!”谢老太太似乎有点钻了牛角尖,把年仅十二岁的孙女儿当成了老奸巨滑之辈,也不知道她心里是不是真的这么想。

    不过谢慕林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那院墙未必是谢映容捣的鬼,但上辈子这堵墙肯定也倒过,卞老太太也很有可能因此受了伤,不过并未危及性命。谢映容只是利用了这条情报,让自己成了救人的功臣而已,说是她故意设的苦肉计,倒也不算错。

    当然,这些事,谢慕林就没法对谢老太太实话实说了。

    谢老太太还在忿忿不平中:“三丫头就是这么狡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她这回既然能为了不让慧丫头接她回家去而装病,又凭什么不能弄塌一堵墙,好装作救人功臣,被抬进卞家大门呢?她费了那么多心思,就为了程笃一个人,我倒要瞧瞧她有没有本事能成事,最终又会是什么下场!”

    谢慕林对她说:“家里人都在想办法劝大姐姐到湖阴来呢,爹爹从北平来信,也是这么吩咐的。到时候大姐姐要带着三妹妹一块儿从金陵回来。老太太您也不必费事回京去了,就留在这里,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看到三妹妹了。到时候随您如何问她,以三妹妹的聪明,定会对您有问必答。”

    至于谢映容的盘算,到时候自然不可能成事。等到她有机会重回金陵,程笃肯定已经定亲了。

    谢老太太冷哼:“你们真能把人弄回来再说吧。那死丫头狡诈得很,又对自己狠得下心,未必会乖乖听话。万一她一直装成重病的模样,慧丫头还真未必能硬将人带回来。慧丫头比不得三丫头,只是嘴上厉害罢了,其实心软又好糊弄,从来硬不下心肠来害人。”

    谢慕林看了她一眼,笑笑不多言。

    随着天气一日比一日寒冷,秋风一日比一日大,湖阴各地的秋收工作也陆续开始进行了。

    谢家三房在本地也有田产,文氏还有些记在嫁妆名下的田地,也一并到了秋收的时节。她把马路遥派出去收租,又听说竹山书院几位送学生去参加院试的老师们回来了,其中就有牛大儒,忙又备了礼物,命谢显之送到牛家去。

    接下来,族里又开始为重阳节做准备了。

    这时候,外界有些令人不安的消息,也传到了湖阴县来。据说,南边湖广浙南一带暴雨成灾,秋粮损失惨重。等到入冬后,南边粮食不足,江南一带粮价上涨尚在其次,万一灾情严重,有流民北上,苏湖杭嘉一带的富庶地区可就要不太平了。

    第369章 警告

    谢慕林赶回谢家角打听消息的时候,谢氏族中正在召开全族大会,每个房头都必须派出家主参加会议,如果家主不方便,那至少也要有个身份足够的代表出席。

    南边传来的消息不妙,谢氏族中议论纷纷。宗房大老爷谢泽山更是遍访几位湖阴县里懂天文的名家,又问过积年的老农,告知族人,近来天气情况不妙,连着阴沉了几日,不定什么时候就要下雨,而且很可能不是只下一场就完事。各家有谁还未把田地上的粮食收割完的,赶紧连夜赶工,把粮食收好,免得雨一下,半年的收成就泡汤了。此外,还有加固河堤、清通沟渠、囤积食水衣物、多备舟船等措施,也要各家合力施行。

    谢氏全族都是经历过水灾大患的,并因此损失惨重,倘若今秋当真又有大雨来袭,他们准备得再周全、防范得再小心,也不为过。

    在族中大会的过程中,十三房表现相当突出。十三房现任家主谢谨华,主动捐出了水泥作坊近日生产出来尚未卖出去的水泥,供族中加固堤坝、开挖排水沟泄所用,作坊签约的工匠,也会出手帮忙,直到入冬之前,水泥作坊都不会再往外卖水泥了,就连原本砖窑积存的砖块,也都一并献出来。

    近日又有一位工匠想出了把水泥与砂浆混合起来,塑造成一方方水泥块,用来代替砖头和石料建筑厚墙或堤坝的技术,据说效果很不错,却比从外地一船一船地拉石块要经济方便得多了,也省时省力,正好用在这次谢家角加固河堤的工程上。

    谢谨华事先已经向文氏请示过,也问过主支八房的意思。文氏先说了好,八房自然也不好反对。

    族中长辈们见状,都对谢谨华的慷慨与大公无私赞赏不已,对三房代表文氏同样是夸了又夸,就连八房都得了不少好话,更别说是文氏礼法上的婆婆所在的二房了。

    族人大会一散,文氏回到家中,正遇上谢慕林,便把会上所议得的种种章程都告诉了女儿,以及随后赶来打听消息的儿子们。

    谢显之欣然道:“如此大善!我们住在谢家角,就再也不必担心水涝之事了。书院那边,听闻也要跟着加固堤坝呢。不过书院地势略高些,即使真的发了大水,应该也淹不到学堂学舍那边去的,不过是未雨绸缪罢了,也顺带叫书院里的学子看看,防雨防灾,是个怎样的章程,日后为官作宦,兴许能用上。”

    谢谨之则问文氏:“我们家多是妇孺,我与大哥又还是少年学生,不知能出什么力?”

    文氏微笑道:“不必你们操心,我已经跟族里说好了,到时候派出家中青壮仆从去帮工,再出银子雇些人手,采买些砂石砖木,以备修堤之用,也就是了。”

    谢慕林想了想:“排水沟渠一定要万无一失,后勤工作也要做好,就算是连日下雨,也必须有人每天早中晚三次,负责清扫各处排水沟渠,免得哪里堵塞了,排水不畅。谢家角中若有枝繁叶茂的树木,也要留意是否会因风雨折断掉落,伤人或者妨碍道路。还有,如果真的发大水了,为了以防万一,我们也得准备足够的船和药物、食水、衣物才行。我们家在族中算是比较富裕的,真有大难,不能事事指望族里伸手。若我们能自救,也能给族里省点麻烦,让他们把资源用在更困难的族人身上。”

    文氏忙道:“这话很是!就是二房那边,我们也该多留意些。真有事了,还得把你们二祖母捎带上,不能让她老人家操劳受惊。”

    既然提起了宋氏,自然也免不了提起谢老太太。

    文氏对谢慕林说:“老宅位于谢家湾,那里地势比谢家角低得多了,八年前就遭过水患,族地几乎被毁。就是我们家老宅,受损虽轻些,却也被淹了一多半去。如今老宅修是已经修好了,但还是有被淹的风险。老太太在那里住着,叫人如何放心?你想办法再劝劝她老人家,无论如何也要搬回新宅来住的好。新宅人多,一家子守在一处,心里也安稳些。况且这里地势高,比谢家湾安全多了。”

    谢慕林虽然觉得谢老太太那别扭脾气,未必会答应搬回族中,但谁知道呢?她老人家毕竟是个怕死的人,真的发大水了,她难道还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老宅里不动弹不成?

    谢慕林取了些换洗衣物,又领了些御寒的物资,便辞别家人,准备离开谢家角了,谁知才出门几步,就遇上了宗房大堂兄谢谨文的妻子陈氏。

    陈氏见是她,顿时露出了喜色,上前对她道:“好妹妹,在这里遇上你就太好了!我们太太听说你回来了,立刻打发我去寻你呢。你这是要准备走了?阿弥陀佛!幸好我脚程够快,才没与你错过。”

    谢慕林向她行了个礼:“见过大堂嫂。可是大伯娘有什么吩咐?”

    陈氏笑着拉起她的手道:“原是我们太太有一句话要嘱咐你,你跟我来。”说罢拉着她走到路边僻静处,左右前后望望,见没人路过,方才压低了声音,“我们太太说了,老太爷打听得明后两日皆有大雨,再之后只怕也少不了要下几日雨的,不定什么时候,河水就要上涨了。再者,南边好象也有流民开始北上了,就冲着我们这个方向来的。湖阴县内各村镇都要警惕提防起来呢。

    “老宅那地方,太清静了,附近又没几户人家,后山前湾村那儿虽有不少住户,但都是农家小民,又能当什么用?老宅里那位长辈,还是尽快搬回谢家角来的好。就连老宅,你们也只管把金银细软带走,锁了门离开,一个人都不用留了,免得出了事,倒害了下人的性命。”

    谢慕林吃了一惊,也小声问:“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吗?”

    陈氏冲她眨眨眼:“这事儿在县里还不曾传开呢,你心里有数就好。好妹妹,你母亲经不住这样的事,事不到临头,不必叫她知道这些,免得她日夜忧心。谢家角这里,有我们全族青壮护着,怎么也不会叫你一家受罪的。况且县城就在边上,竹山书院名声在外,府里也不会坐视我们受难。你可以放一百二十个心。”

    谢慕林抿着唇点了点头:“大堂嫂回去告诉大伯娘,让她放心吧!这事儿我会办好的,就算老太太不肯来,我绑也要把她绑了来!”

    陈氏扑哧一声笑了,掩口道:“也不至于如此。眼下大雨未到,那位长辈未必肯听信我们的话,等到她瞧着不对了,自然就会心甘情愿地回来了。只是这个时机得把握好,不能拖得太久了。妹妹最好事先做好准备,等那位长辈一点头,你们就立刻上船。我再给你一颗定心丸,你去跟那位长辈说,就说是我们老太太发的话,叫她只管安心回来住着,大不了称病不见人就行了,不会有人上门打搅,叫她难堪的!”

    谢慕林听得好笑,宗房的长辈们,看来早已把谢老太太的脾气给摸清楚了呀……

    第370章 天真

    “我不去!”谢老太太听了谢慕林的叙述后,断然拒绝了搬进谢家角的建议。

    她认为宗房那边只是在危言耸听:“从湖广、浙南到湖阴,一路上多少大城大镇?又有多少富庶之地?就算有流民,也会先到那些地方去,哪儿还能轮得湖阴这样的小地方?宗房不过是在唬人罢了,亏你还真信了!”

    她瞄了孙女儿几眼,哼哼几声:“难不成这是你哄我搬进谢家角的新招术?先前讲理讲不成,骂我骂不成,如今改用吓唬人的法子了?”

    谢慕林听得好笑,但想起大堂嫂陈氏的话,也知道现在没根没据的,不可能劝得动谢老太太,也不再多言,反正等到流民真正入境的消息传来,谢老太太总会害怕的。老宅距离谢家角,不过是两刻钟的水路罢了,近得很。

    她只拿另一件事再劝谢老太太:“就算不为流民,那暴雨呢?万一发了大水,您也要继续留守在老宅不走吗?别忘了,这谢家湾八年前可是遭过灾的!咱们家这座宅子,虽说已经重新整修过,但既没有垫高地基,也没有加固门前的堤坝,河水仍旧有可能会淹进大门来。就算您住在后楼,随时还可以搬到二楼去住,但这一宅子的男女老少,总不可能个个都挤到二楼上来吧?”

    谢老太太犹豫了一下,方才继续硬着脖子道:“河水哪儿有这么容易淹进咱们家的宅子来?现在连一滴雨都还没有下呢,你就跟我说什么涝不涝的话,还说不是在唬人?!就算真的连下几天大雨,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有灾情。先前夏天的时候,还不是连绵下了几日的雨?那时都说要淹了,其实一点儿事都没有,也就是院子里积了水,走动不便罢了。我也是在湖阴县住了十几年的人,还能不知道这儿的气候?哪年春夏时节不是动不动就下雨的?中秋后有雨,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你要劝我搬走,好歹也要等到河水漫到咱们家大门口再说吧!”

    真等到河水淹到老宅门前,再想走就迟了吧?

    谢慕林心里有些恼怒,但还是忍住了气:“宗房大伯祖母发过话了,您就算搬回了新宅那边,也不会有人上门打搅您的。您只当是换了个地方住着,旁人通不理会就是了。这样也不行吗?”

    谢老太太觉得不行,她甚至还有些恼了:“谁要宗房可怜了?涂氏莫不是以为,她开口叫我回去,我就会感恩戴德了?我想回,什么时候都可以回,几时需要宗房的允许了?!”

    谢慕林懒得揭穿谢老太太的遮羞布,如果她对谢家族地真的是想回就回的话,如今还滞留在老宅做什么?真的贪图这里够清静,风光够优美吗?

    她抿了抿唇,决定稍稍让一步:“那您要是不回谢家角,另换个地方住,行不行?我让人在县城里给您租个宅子,您搬到那里去,不但比老宅这边安全,也不用见到族里的人。我们稍稍低调一些,不叫湖阴县中认识您的人知道消息就是了。等危险退去,您再搬回来,也是一样的。如今天气一日比一日冷,城里总比郊外暖和些。”

    谢慕林自认为已经很忍气吞声了,若不是为了谢老太太和老宅里所有下人的人身安全着想,她怎会提这种建议?真以为湖阴县城里的宅子租金很便宜吗?

    然而谢老太太还是不领情:“我才不要去县城呢,不是怕见那些认识我的人,是嫌弃那里的宅子都太逼仄了!从前我们家在县城里也有宅子,住得一点儿都不舒服。我宁可在这老宅里待着!冷有什么要紧?多烧几个火盆就是了。”

    她还对谢慕林道:“你爱上哪儿就上哪儿,不必再来劝我。反正我身边有的是人侍候,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说不定你少来气我几回,我还能长命些呢!你一走,我就关上门过日子,多采买些粮食肉菜就是了,大水来了也照样度日,一宅子的青壮还能怕几个流民?”

    谢慕林忍不住冷笑:“看来老太太是真要死守在这座老宅里了,不管是发了大水,还是有流民出没,都不能叫您改变心意是吧?”

    “没错!”谢老太太得意地抬起了下巴,“所以你休要在此啰嗦,要走就走吧!不过你要是真走了,就别怪我向你爹告状了。你是来给我侍疾的,中途丢下长辈逃走,贪生怕死,你跟三丫头也不过是一般货色。”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