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 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章节目录 我在古代靠种植药材发财致富 第169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冬去春又来,民间已经脱下?了丧服, 青山披上了绿衣。先帝驾崩的影响仍在, 但是?中军已经赶往了龙门关, 两军整合,近日?连连反攻, 多有胜仗,天?佑大魏,打败西鞑和北州联军胜利在望。

    战事上的稳定给民间带来了极大的信心,犹如惊澜之水渐渐平静了下?来,稳定开始孕育生命。

    平山村后山,水青山微绿, 虽然些许地方仍然残余少许白霜, 但是?春的生机已经压过了冬的萧寒。一行褐色衣裳的人行走在山间小径上, 若隐若现, 缓慢移动。

    “这可是?好山地,就是?多年没有人治理了, 起码要?先整出路来。”李贤东走在前边说。

    李小寒拔开眼?前的树枝, 皱着眉头, 打量这山地的地形地貌——坡地不算陡峭, 土壤成黑红色, 是?好土地, 就是?有一处不足。

    “这些杂树要?先砍掉才行, 不然没有地方种杜仲, 还有地面的爬藤太茂盛了,到?时候三?七抢营养抢不过, 长不大。”

    只是?,现在又没有电锯,也没有其他的运输工具,光靠人力,何?时能把?这山地整好?

    “没事,灌木爬藤不是?问题,我们人手够。”李贵前看着前边,随手拍拍手边的大树,“这大木头也不怕,把?底下?这圈树皮割了,秋冬这树就枯死了,到?时候慢慢砍回去当柴烧就成。不会抢着杜仲、三?七的营养的。”

    也只能这样了,李小寒点头。

    正想继续往前走,却见前边李贤东三?两步上前,手一动,砍刀往前一挥,一个五彩斑斓的野鸡跳了出来。

    可惜没有砍中。

    李小寒正惋惜间,旁边老钟叔随手一块石头,快而?准的砸中了野鸡头,一块好肉都没有损。

    李贤东上前挥着砍柴刀劈开路,把?野鸡拎了出来。

    “可惜了,饿了一个冬天?,瘦了点。”李贵前瞄一眼?,“不过这种野鸡,味道最鲜,炖汤极好。”

    “对。”李贤东乐呵呵的点头,“待会看到?了采点香蘑,香蘑炖野鸡,那?一口汤最鲜了。”

    李小寒最喜欢吃这一口。

    众人又继续往前走,忽地,老钟叔低声说道,“站住,别动。小心右边,有蛇。”

    李小寒还没有反应过来,已经被老钟叔拎着袖子往左边一扯,老钟叔刀没有出鞘,向?前一步,迎头将一条小儿手臂粗的青蛇拍了回去。

    “还有一条,小心。”

    平山村的十几条汉子连忙凝神细看脚边。

    李小寒力持镇定,连忙拿出张大夫给自?己的硫磺蛇药,先往自?己身上撒——这里面,她进山地的经验最少?,力气最弱,速度最慢。她不要?想杀蛇,她最主要?保住自?己,就是?不给大家添麻烦。

    确保自?己身上味道够浓,李小寒才将药瓶递过去,“大家再补一补药。”

    此时老钟叔已经将另一条蛇砍杀了。

    “是?灰鼠蛇,没有毒,还是?老钟你眼?力好。”李贵后将那?两条蛇挑起来,辨认道。

    不过,即使没有毒,众人也依然把?蛇药再涂一遍——他们进山之前已经涂过一次药了,可能山间水湿露重,把?药味冲淡了。

    “小寒,怎么样,有没有事?”李贤东过来低声问道。

    “爹,我没事,继续往前走吧。我得看看这地形地貌。”李小寒压下?心中的恐惧之意,摇摇头道。要?搞事业,从来就没有容易的事情。

    众人看了看李小寒,见她神色坚定,便继续往前走。

    待到?半下?午,又遇到?了一窝灰兔子,还砍了一条剧毒的银环蛇,再摘了一个背篓底的香蘑,猛兽倒没有,远远看见一只猴子,猴子比他们还怕,一下?子跑没影了。

    他们人多,又准备充分,倒没有损伤,只是?对这片千亩山地已经有了认知,大概怎么种,如何?分配,李小寒差不多心里有了底。

    待回到?家里,王氏一看,连忙让李小寒把?雾水浸湿了的衣服换了。

    “哎呀,怎么你脸上和?脖子上都红了。你碰了什?么?”王氏惊到?。

    李小寒摸摸脖子和?脸,果然有点痒,隐约还有点发热和?胀痛。

    “你等着,我把?张大夫叫过来。”王氏急忙跑出去,家里住着个大夫就是?这点好。

    李小寒见阻止不及,只能任由王氏跑出去,自?己拿来铜镜看看现在是?什?么样子。

    铜镜打磨得很清晰,李小寒很明显看见自?己脖子和?脸上红了一片,有点像过敏。

    这个时候,张大夫也来了,看见李小寒的样子,细细看了看,还上手摸了摸。

    “你当时没发觉?”

    “没发觉,不过现在想起来,估摸当时有点痒,只是?没太在意。”李小寒回想道。

    “现在感觉怎么样?”

    “有点发热,肿痛,还有点痒。”李小寒说道。

    “以前上山有没有试过这样的情况?”

    “没有,从来没有。小寒她小时候常常跟我上山砍柴打猪草,从来没有这样的。”王氏急忙说道,这大姑娘了,万一留了疤怎么办。

    “估计那?边山地少?人走,不小心碰到?不知名的毒虫了。你皮子嫩,反应大。我给你弄点草药,你糊一糊,很快便好了。不是?什?么大事。”张大夫淡定说道。

    “成。”李小寒应道,估摸是?倒霉,看来不是?什?么大事,“娘,我去装点热水洗一洗,洗干净了好得快。”

    “好。我帮你一起。”王氏连忙道。

    待李小寒洗完澡出来,张大夫的草药也捣鼓好了,就是?……颇有点一眼?难尽,黑乎乎的一坨,气味还十分浓烈。

    “涂上吧。”张大夫怕李小寒觉得不好看,还解释说,“这虽然不好看,但好得快。”

    李小寒看看这一坨黑糊糊,“我去拿块手帕隔一隔衣裳,免得弄脏了。”

    无奈涂得一脸黑糊,这也不好干活了,不然这草药漱漱的往下?掉,只好仰面躺在炕上。

    好笑的是?李小霜,人小胆子大,看见她姐一脸黑躺在炕上,嘿嘿嘿的绕着转。

    “姐姐,黑黑,黑黑。”

    “小霜,别踩着姐姐,让姐姐歇一歇。”王氏在旁边一边摘菜一边说道

    “没事,娘,小霜乖着呢,让她旁边玩吧。我躺着就是?歇着了。”李小寒说道

    “小霜,乖。”李小霜真的很乖,黑黑的姐姐不新奇之后,就坐在炕尾玩布老虎。

    说是?歇息的李小寒,脑中却开始计算起今日?看到?的山地,可以怎么样处理,能种多少?杜仲?能种多少?三?七?什?么时候开始育种?在哪里育种?

    想着想着,迷迷瞪瞪的,李小寒渐渐的睡了过去。

    而?在定城另一处,有一大家人也在计划着,自?家的地怎么计划?育多少?种?育什?么种?

    “大哥,咱们今年真的全种大蒜了吗?这会不会,太冒险了。”说话的是?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

    “嗯。李姑娘说一直收,那?就是?还收的。咱们就种这个。”被叫做大哥的老农蹲在自?家的堂屋里,手下?修整着一把?锄头,想了一会,闷声说道。

    正是?帮李小寒采购大蒜的老刘头。

    这一个冬天?里,因着与李小寒的交易,老刘头带着自?己的兄弟妻舅一起,东奔西走各个村里收购大蒜。李小寒说是?有多少?收多少?,老刘头采购起来也十分的有胆气。加上他们本身就是?做这一行的,识货,有那?些人家保存不当的,糊弄不了他们,因此收来的大蒜质量一直很好。

    再加上大蒜的价格一直往上升,因此这个年,他们不仅解决了生计问题,还发了一笔,存了一笔钱。可谓是?峰回路转,绝地逢生了。

    如今又到?了春天?播种的时候,刘家人往年都是?种各式蔬菜,今年却有了分歧。

    “可是?,大哥,如今这定城里,太多人准备种大蒜了呀。咱们种菜的最知道,一样菜若是?多了,便便宜到?贱了。如今这满城的,谁家角落里没准备种些大蒜。” 说话的是?老刘头的弟弟,平日?大家都叫他刘二,“这个时候,咱们应该反其道而?行,种回那?精贵的菜蔬,这样子收获的时候,便能买上价钱了。”

    “可是?,这战事还胶着呢,咱们的客户哪里舍得吃这些精贵的蔬菜。真正的贵人,人家自?有自?己家的庄子供应。”刘家的小舅子说道,他还是?相?信老刘头的。

    “中军都到?了,听说辽东那?边,我们都夺回两个县城了,想来胜利指日?可待,大家的生活会跟以往一样的。”自?从中军到?了,又赢了几次之后,许多平民百姓都有了希望,粮价也渐渐的稳定下?来了。

    “可是?听说这大蒜是?用来做大蒜素的,若是?打仗大蒜素岂不是?更受欢迎?”刘家小舅子说道。

    “这仗不会一直打下?去的,但是?往年定我们蔬菜的那?些熟客们,丢了可就难找回来了。”刘家弟弟说道。

    两人各执一次,其他人觉得两人都说得有理,一时之间不知道听说的。

    “大哥,你觉得怎么样?”有人便问一直不说话的老刘头。

    老刘头把?锄头里松的那?一块木头捶得紧紧的,慢慢开了口,“他们两个都说得有道理,我也不知道该听谁的。”

    听到?老刘头这么说,大家一时也为难,是?呀,说的都有道理的。

    老刘头悠长的叹一口气,“咱们这些人啊,看到?的都是?眼?前一亩三?分地,能走的也是?方圆几里路。出了这熟悉的地方,那?就不知道东南西北是?什?么方向?,这一生就是?这样了。但是?,若是?遇到?了贵人,那?就不一样,但凡贵人捎带我们一程,那?都是?我们不曾想过的地方。”

    “年前那?会儿,你们数着粮瓮里的粮还能撑几天?的时候,敢想咱们有如今这日?子吗?”老刘头看着几人问到?。

    “不敢想吧。不仅没有饿死,翁里还有了粮,手里还有了银。”

    “有时候,我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的了。不用想,跟着李姑娘走就是?了。笨不要?紧,跟对人就成。”

    “是?,大哥,咱们就跟着李姑娘走。”

    老刘头一家决定的快,春耕了,地要?整起来了,要?留种了。

    不仅老刘头一家在想这个问题,许多人家也在想这个问题。

    “当家的,你开这边角地做什?么?”

    “种粮的地不好动,把?咱家边边角角的地开了,全种上大蒜。”

    “种这么多大蒜能成吗?万一到?时候不收了?”

    “不收了便不收了呗,反正也亏不着。若是?能用,咱们赚了钱,军队那?边有了药,岂不是?两全其美。”

    “那?倒也是?。当家的,你等等,我来帮你。”

    其实平民百姓家还是?保守的了,那?富贵人家才更有魄力。

    “老爷,咱们庄子里的地,今年种什?么?”

    “一半种粮,一半种大蒜。”

    “老爷,种这么多大蒜,若是?官府不收了怎么办。”

    “不怕,起码今年的大蒜不怕,我估摸着,军队那?边缺着呢。再说了,救命的药,可不止战场一处能用。”

    “那?山地里,是?不是?也种上那?什?么三?七?”

    “你有种子?你懂种三?七?”

    “不懂。”

    “不懂说什?么废话。李氏一族那?边,有没有探听清楚,那?李小寒的千亩地,是?准备杜仲和?三?七合种的。”

    “是?的。那?李家人嘴严实,可惜他们育种什?么的,瞒不了周边人。”

    “成,那?我们家的山地,也种杜仲。”

    好像一股风暗地里在定城刮开了,除了不能动的粮食,大家全跟风种上了大蒜、白蜡、杜仲等药材,全不考虑会不会产能过剩。

    幸亏现在也没有产等过剩的问题,只有产能不足的问题。

    定王营帐内,定王正在处理公务,卫兵来报,“王爷,中军郑老将军来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