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 她一统天下[基建]

章节目录 第54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胡似七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倒头就睡,足足睡了一天一夜,太累了,这些天她的神经就没有松下来过。

    等她终于睡醒,补足精神,打算去食堂吃点东西时,她发现两个月没回岳县,岳县似乎又变了。

    马车竟然在街道上跑来跑去,而这路边的木牌又是什么东西, 胡似七疑惑的看着这木牌上写的,东街站。

    不过是两个月没有回来, 她怎么就像个外地人了!

    她站在路边,一脸疑惑的瞧着马车停在木牌下,几个站在木牌边上的人有序排队的上了马车,而哪个驾驶马车的人。

    郑由朝车厢内喊着,“后面还有位置,往后坐坐,别挤别挤!哎哟,这位阿姐,后面真有位置,你别往这坐啊。”

    马车向前驶去,车轮卷起的尘土飘散在空中,只留胡似七一脸懵。

    郑由不过比她先回岳县半个多月,怎么还驾驶上这马车了?话说这个马车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感觉谁都可以坐的样子。

    胡似七思索了半天,最后决定放弃思考,她现在肚子饿的不行,得先去食堂填饱肚子。

    索性她的院子离食堂并不远,走几步路就到了。

    刚走到食堂,就能听见许多人说话的声音。

    “这公共马车真是方便,我们城北人想过来食堂吃个饭得走多久啊,现在坐公共马车多快!”

    “只需要在每一站等待就行了。”

    “而且去工厂也很方便,楚娘娘可真是为我们着想。”

    胡似七端着餐碗排队,表面云淡风轻,实际听的耳朵都快竖起来。

    原来如此,原来那叫公共马车,那个木牌是所谓的站牌,在站牌处上下车,这样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就方便许多。

    自己差点成了个什么都不懂的外地人了,好险好险。

    邓元德笑嘻嘻的问,“胡医助,今天有番茄炒蛋,要不要来一碗。”

    胡似七平时没有什么用钱的地方,加上这次的疫病补贴,所以她并不缺钱。

    番茄,这又是新出的蔬菜?

    邓元德一边给她打菜,一边介绍,“这个番茄是楚娘娘带来的仙种,如今才种成,用来和鸡蛋一起炒最为美味,楚娘娘说了.番茄和鸡蛋是天作之合!”

    到了下班的时间点,人陆陆续续的多了起来,多的是双颊凹陷,身形消瘦的面孔。

    这些人大多都是运气好用了抗生素被救回来的流民们,由于倾向于优先救女人,所以女人的比例多一些。

    他们刚来,估计都还没过流民观察期,薪资不高,又因为抗生素而背负了一大笔债务,吃饭只吃最基础的一个钱套餐。

    而更加接受楚旋统治的百姓已经深刻的将多吃肉蛋奶才会活得久刻在脑子里,所以不说每日,至少是每隔一日都会吃上一道荤菜。

    比如五保就是个例子,他与李富贵这个月又因为吃荤菜吃的太多,剩余得钱不多了。

    工厂里的阿姐苦口婆心劝他们别每个月的工钱都花光光,总要留一个应急的钱。

    两个小少男全然当做耳旁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此刻两个人瞧着那番茄炒蛋馋的直留口水,但想想手里头的钱,忍了!

    五保端着一碗粥,一个土豆,碰到杜月桂带着杜小草来食堂吃饭。

    他老实打招呼,“杜吏事好。”

    杜月桂笑着点头,瞧见他手里端的粥和土豆,取笑道,“怎么,这个月钱又吃光了?”

    五保丝毫没有觉得羞愧,反而说,“钱就是用来花的!”

    杜月桂刚端着自己的番茄炒蛋,就瞧见一个人默默坐在角落的胡似七,她连忙端着饭菜坐了过去。

    “胡医助,这段时间辛苦了。”

    杜月桂这句感谢是真心的,如果没有胡似七还有那些医学生在外头辛苦了两个多月,岳县不可能一个得疫病的人都没有。

    胡似七正感叹这番茄炒蛋果然是天作之合,蛋香和这番茄的酸味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听到杜月桂的声音,她抬头。

    杜月桂又说,“对于医学生们和胡医助的表彰大会定在下周吧。”

    杜月桂的声音不算大,但也绝对不算小,周围便有人听得什么医学生,表彰大会

    “这便是那位带领医学生在城外的胡医助?”

    周围有人询问的声音传来,胡似七还未来得及回话,好些个人就凑了过来。

    “胡医助!你们这两个月辛苦了!”

    “真是胡医助,当时就是她救了我们全家啊!”

    “我要给胡医助磕头!你们都别拦着我!”

    胡似七和杜月桂的周围顿时被围的水泄不通,杜月桂也没想到自己就是想和胡似七聊聊天,结果引起围观来。

    好在今天食堂值日的志愿者冷着脸来上前驱赶,“《生活守则》都背到哪儿去了?食堂内禁止喧哗!你们都围着胡医助,人家怎么吃饭?”

    说完转过头,表情柔和了许多,“胡医助,你慢慢吃。”

    杜月桂脸上挂着尴尬的笑,“不好意思啊,胡医助。”

    胡似七摇摇头,“没关系,我也没想到大家反应这么大。”

    但其实,胡似七心里有些感叹,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天。

    从前她挨打的时候,想的是如果那个男人今天不打自己就好了,如果自己今天可以多吃两口饭就好了。

    但是在防疫所的那两个月,她每日想的都是,若是能多救两个人就好了,若是医学技术再发达一些就好了。

    *

    工钱还没有发下来,今天依旧是五保吃土的一天。

    不过五保还记得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医学生们和胡医助的表彰大会。

    虽说楚娘娘有仙药,但是谁想生病呢,听说病起来又是发热又是咳嗽又是腹泻的,若是传进岳县里,那大家还怎么上班,上不了班,工钱就发不下来,没有工钱就不能吃肉!

    五保来到会议广场,人多的早就挤不到里面的位置了,他只能在外围找了个位置站着。

    被仙药救治好了的流民也进入了岳县,加上原来梨县的那些人,人是越来越多了。

    全小田拿着话筒,在广场中间绘声绘色的讲述着防疫所的大夫们的付出,黄如容和郑悦以及郑由因为在防疫所内的优异表现,此次也在表彰名单内,只不过补贴少一些,也没有优先购房指标。

    “他们每天睡不到一两个小时,这般热的天气也要带着闷热的口罩,他们冒着自己被传染的风险也要阻止疫病进入岳县,他们保护了整个岳县的人,这样的人,难道不应该得补贴,不应该得住房优先指标吗?”

    底下的人听的羞愧难当,感动万分,纷纷大声喊着,“应该!”

    “应该!这都不应该实在是天理难容!”

    郑由现在在做公共马车司机,黄如容被破格录取了医学生,在医馆做事。

    两个人都在为了还债而拼命努力着。

    郑由想着公共牛车司机只是个过渡,他了解了岳县的政策,现在在学着简体字,就等着下次的吏事考试。

    他堂堂曾经大骊的四品大员,他不信考不上个小小吏事。

    他在底下嘀咕了一声,“优先购房指标是什么?”

    宣桂芝站在他的右边,小声的回答他,“就是用水泥建的新房子,可漂亮,你不觉得岳县现在的房子都很破吗?”

    郑由有些疑惑,“昨日我怎么听坐马车的人说还要建员工宿舍呢?那又是什么,是新房吗?”

    宣桂芝撇了他一眼,“员工宿舍就是四个人住一间屋子,分男女宿舍,现在岳县人越来越多了,好多人没地住,但是员工宿舍可不方便,没有单独的厕所和洗澡的地方,还要和好几个人同住,肯定是不如新房小院好的。”

    黄如容也加入到对话中来,“那这个新房怎么卖啊?几进几出?要多少娘娘钱?”

    这个宣桂芝是真的不清楚,她老实回答,“听说按平方算钱,具体的我还不是很清楚。”

    郑由已经习惯了岳县这些他听不懂奇奇怪怪的词汇,又将平方这个词记住,准备晚上去问他的夜校小郎君老师和小娘子老师们。

    黄如容十分羡慕宣桂芝有优先购房的指标,“我也想住那个新房,楚娘娘建的东西肯定是好的,但是我们一家才来岳县,估计是轮不到了。”

    几个人在台下你一言,我一语,再度抬头的时候,百姓们都哭成了泪人,一个个都在大喊,“给他们补贴!他们应该拿的!”

    “就是!我正在修新房,我觉得带院子有阳台那个户型最好!各位大夫们一定记得选这个户型!”

    全小田拿起话筒,“好,大家冷静冷静,现在我们请胡似七胡医助,带着此次的医学生和工作人员上台,接受表彰。”

    胡似七带着一串医学生以及黄如容三口,走上广场中心。

    底下是激烈的鼓掌声。

    第60章 妇联访查

    楚旋放过了高羡, 单纯是因为河北道距离剑南道略远,千辛万苦的跑他哪里骗东西,还不如就近取材, 骗司马池的。

    和司马池换来的马, 让岳县内的交通便捷程度又上了一个台阶, 原梨县的人再也不会抱怨来食堂吃饭太远了。

    大家都是底层百姓,从前过的一个比一个苦, 两个县的人倒是对互相完全没有抵触,双方交流都十分的友好。

    甚至原梨县的百姓为了表明忠心, 常常这样说,“梨县?什么梨县!咱们现在叫城北,梨县这名字晦气,别提了。”

    “什么?你说以前的皇帝爱吃梨!才叫梨县,什么皇帝, 咱们只认楚娘娘,楚娘娘不爱吃梨,这梨县就得改名!”

    楚旋很重视原梨县百姓思想方面的进步,尤其是怀孕生子,不得溺毙女婴,女人得有自己的事业,这样的思想,都是谢灼安排霍珍和婉娘去城北挨家挨户的宣传的。

    妇联最近出了个政策,两个月都会有一次随机访查,每几个人负责一个区域,随机抽取百分之50以上的家庭进行访问, 问家庭中的女人是否需要帮助,又或者是否受到伤害。

    政策刚开始, 是霍珍和婉娘负责访查城北。

    婉娘也有了个自己的名字,叫易婉,是她自己取的。

    王向蝶因为在张傲云攻打梨县时,第一个站出来举报山匪残党,所以获得了不少优先待遇,分的院子也是比较干净整洁。

    她刚下了公共牛车,在家里打水打算打扫打扫卫生,就听见敲门声。

    “我们是妇联访查人员,请问王向蝶在家吗?”

    王向蝶连忙放下帕子和水桶,跑过去开门。

    自从归了楚娘娘治下,这样的访查虽不是天天都来,但也是比较频繁的,只是第一次瞧见妇联来访查,王向蝶无数次的感叹,原来百姓能被这么重视。

    再以前,哪儿有人关心她这样的人过的好不好呢。

    王向蝶打开门,忙说道,“在的在的。”

    霍珍的脸上带着亲切的笑容,手里拿着笔记本和圆珠笔,“王娘子,你好,我们是妇联的工作人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