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 七零年代小媳妇

章节目录 第16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江雎瑶直接把铁锅给搬出来,就在附近的小树林里做食物。

    当然了,肉是没有的,苏一然拿出那块牛肉就震惊了众人,要是再继续拿一些肉回来,大家真可能一直盯着他们,不能太高调。

    至于那块牛肉,现在都已经知道来历了。

    原来苏一然在县城的那个高价饭店帮忙,和那些店员的关系都特别好,借着职务之便,可以弄来一些肉,只是也不可能太频繁,否则员工们都去弄肉,你一块我一块的,人家饭店还开不开了?

    这事也让大家对苏一然的感觉变好了很多,有了工作的苏一然,似乎就可以脱离好吃懒做四个字了,而且据说苏一然还每个月都给家里五块钱,这就更让大家对苏一然有好感了。

    有些人甚至都猜测江雎瑶之所以会愿意和苏一然处对象,就是知道了苏一然在县城有份工作的原因,以为可以靠着苏一然去到城里。

    不少人因此看笑话,苏一然确实有工作,但又不是正式工,怎么可能变成城里人,江雎瑶的如意算盘是打错了,以后有得后悔。

    那时候一定有好戏看。

    江雎瑶不知道众人的想法,如果知道,她会说她对成为城里人没任何想法。

    毕竟在她读大学的时候,寝室里有个妹子,一直以农村人自豪,因为农村人想成为城市不要太容易,但城市人想成为农村人,那可是难得不行。

    虽然时代不一样了,但上辈子的一切信息,始终影响着她的思想。

    在她看来,农村人和城市人都不重要,在哪里过得舒服

    ,就成为哪种人。

    江雎瑶没有做肉,而是拿出一些面粉发好,准备做蔬菜饼。

    她以前看过做这个,要弄什么土豆淀粉玉米淀粉红薯淀粉之类的做,但她只找得到红薯淀粉,也懒得自己做别的淀粉,于是干脆全用面粉做了。

    “你火一定要烧得特别小。”江雎瑶嘱咐着苏一然,这火一大,很容易糊。

    “你放心,绝对没有再比这火更小的了。”

    江雎瑶不信,走过去一看,原来火都熄灭了。

    她无语的看了苏一然一眼。

    苏一然老神在在的:“我跟你说,就得这样,用火星子烘,这样才不会糊。”

    “行吧!”

    她把各种切碎了的蔬菜丁夹在饼里,然后把饼放到刷了一点油的锅里,让它慢慢烙好。

    饼里夹了三中菜,煎好的鸡蛋,切碎的青菜,还有煮熟了的菌子,菌子不敢不煮熟,怕烙不好会中毒。

    江雎瑶蹲在锅边等着,看着这个硕大的饼,忍不住嘀咕了句:“要是有芝士的话,就可以做披萨了。”

    “芝士是什么,披萨又是什么?”苏一然随口问道,想说不难的话,或许可以想办法弄一些来。

    江雎瑶沉默的看着他,这种表情苏一然很熟悉,就是上次他问猫是什么样子时她的表情,有些沉重,又有些说不出来的叹息。

    江雎瑶摇摇头。

    “是你们燕城市的特产?提起它们会让你想到家?”

    江雎瑶再次摇摇头,选择转移话题:“你妈妈很可爱。”

    “我妈妈?”苏一然控制火候,在火星子里丢几根稻草进去,稻草容易燃,燃起来后,很快就又熄灭了,不用担心火太大的问题,“她来找过你。”

    江雎瑶捂着嘴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起来,发现自己说漏嘴了。

    苏一然叹了一口气:“她真是……”

    “我都说了,你妈妈很可爱,我很喜欢她。”她的一双大眼睛直盯着苏一然,“而且她很爱你。”

    苏一然听得心里暖暖的,他说:“是,我妈妈很爱我。”

    “你妈妈对我说了好多好多话,她说你那些乱七八糟的传言都说假的,都是别人害你,

    你其实很好很好。你还有工作的,每个月给家里钱,你是个特别孝顺的人。孝顺长辈,敬爱哥哥,关爱弟弟。唯一的不好就是,这么好的你,简直就是个宝藏男孩,结果硬是没有人发现你的好。所以她夸我火眼金睛,竟然能够发现你的好,我简直就是个天才。”

    苏一然听得笑起来:“重点是最后一句,对不对?”

    “对,你真会听重点,你读书的时候,一定成绩很好。”

    苏一然啧啧两声,提醒她:“可以把饼翻一下了。”

    “哦,好。”

    江雎瑶把饼翻一个面,让它继续烙着。

    苏一然的表情突然变得认真起来:“你对我每个月给家里五块钱,有什么想法?”

    “你妈妈说你结婚后就不用给了,而且现在都不用给了。”

    “你是什么想法?”

    江雎瑶想了想:“你听我的?”

    苏一然但笑不语。

    江雎瑶撇了一下嘴:“我觉得还是不给更好。”

    “为什么?”

    “你们兄弟几个人,就你一个人给钱,会给他们心里很大压力的。尤其是你的几个哥哥,会想,弟弟每个月给钱,我当哥哥的是不是也得给?我觉得在家里出了事后,再给钱更好。而且吧,形成习惯后,我觉得不大好。一直给钱,就是习惯,或许以后就是习惯,而不是你孝顺了。你可以这个月买几十块钱的衣服,下个月给十块钱,但不要去规定每个月去给多少钱,这样的规定就好像让很多东西变质了,不管你遇到什么情况,哪怕去借,都要借来给这笔钱,而长辈不管怎么都非要每个月按时收到这笔钱……我不喜欢这种规定的关系,你能明白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