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争魏

章节目录 第187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魏武卒衣三层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囊矢五十支,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才算合格。

    不过这需要强大国力的支持。

    西平条件有限,人口凋零,若按照魏武卒标准,能招到五百人就不错了。

    能在一次次天灾战乱中活下来的人,身体素质自然没话说。

    百姓不是与野兽搏斗,就是抵抗土匪强盗。

    能在冶无戴马蹄下逃生的人,至少跑路的水平很高。

    几场寒风之后,大雪如约而至。

    天寒地冻,坞堡、屯田、水渠全都停止。

    只有练兵还在继续。

    张特训练青壮屯农,杨峥训练新招募士卒。

    绝大多数训练都由老兵完成。

    而老兵不仅仅是当初的武卫营老卒,羌营、賨营中也有不少勇武者。

    杨峥只是日常巡视。

    维持自己的存在,让士卒知道他们的将军是谁。

    冰天雪地,最考验人的意志。

    好在郭家的家底丰厚,粮食、牛羊多不胜数,每日都能让士卒们吃上肉喝上汤。

    士卒训练的积极性大为增加。

    修葺坞堡,广开屯垦,外和羌胡,内练精兵,都在稳步推行之中。

    作为后世人的杨峥,自然知道武器装备的重要。

    一汉抵五胡的神话,靠的汉军的英勇,也靠坚甲利刃。

    环首刀、八面剑、弓弩、铁甲……

    不可一世的匈奴就是败在这些装备面前。

    尤其是环首刀,简直是领先时代的产物。

    轻便、锋利、杀伤力强。

    是唐刀和倭刀的鼻祖。

    到了魏晋,长槊、马镫、重骑兵登上历史舞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枹罕四通八达,很多东西,杨峥不敢弄。

    弄出来也便宜了别人。

    而西平是边陲中的边陲,四面青山环抱,一条湟水流出。

    地势与蜀中相近。

    闭塞而偏远。

    可以关起门自己玩自己的。

    改进武备是杜预提出来的,自然由他负责。

    大雪封山,屯田坞堡告一段落。

    就在杨峥思索着要不要造玻璃、弄肥皂的时候,杜预就找来了。

    一张白纸上画着图案和注解。

    杨峥看着白纸愣住了。

    杜预解释道:“此为左伯纸,郭家藏有不少。”

    左伯纸杨峥略有耳闻,汉灵帝时,左伯改进蔡侯纸,制出质量上乘的纸张。

    汉末大乱,这种纸被埋没一段时间。

    魏晋之后,大行其道。

    洛阳纸贵的典故,就是在西晋时期。

    魏晋以来,书法大家层出不穷,也是跟这种纸的出现有关系。

    书法跟画画一样,需要大量的练习。

    杨峥记得历史上钟繇、钟会、卫瓘等等,都是书法高手。

    杨峥定睛望向图纸。

    居然是连弩的制造方法。

    战国时代,便有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的说法。

    秦汉弩机大行其道。

    诸葛武侯改进弩机,元戎连弩问世。

    魏国马钧对其改造,能发五十矢,但工艺复杂,无法量产。

    早在骆谷时,杨峥就领教了蜀军弩箭的厉害。

    一百多年后,宋武帝刘裕的却月阵,两千士卒携带大弩百张,藏于车后,破北魏三万铁骑。

    第一百四十章 秦裔

    杨峥隐隐记得,似乎杜预还是个发明者?

    改造了水车还是什么东西。

    连弩是好东西,但现在用不起啊。

    一次战斗要消耗多少箭簇?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越是精巧的东西其实越不适用。

    有这个时间打造这些东西,还不如多弄些长矛、盔甲。

    对如今的杨峥来说,普通弩已经够用了,还有弓箭弥补。

    以后发达了,倒是可以弄出一支连弩军。

    现阶段,很多奴隶光着屁股跑,穷得连衣服都没有,还有心思弄这个?

    所以杨峥兴趣不大。

    积石山最大的问题是产量不足效率不高。

    杨峥心中一动,“不知元凯可会冶铁?”

    这年头的铁匠差不多后世的科学家了。

    百炼法太慢,一个月也才那么几件刀矛,盔甲更是慢的令人发指。

    “略通一些,并不精熟。”

    这时代世家门阀不仅圈禁土地人口,还垄断技术和知识。

    所以魏晋皇帝们不得不与他们合作。

    世家子弟会木工、音律、天文、术数、炼丹、医理并不奇怪,淮南王发明豆腐,刘晔作抛石车,曹魏驸马嵇康喜欢打铁,几十年后葛洪搞出黑火药。

    一个吃饭都成问题的时代,能搞研究的自然不是普通人家。

    杨峥也不知道杜预通了多少,“东南积石山有铁矿,若能冶炼,则我军可自给自足。”

    “西都城中有铁匠,郭家有藏简,属下研习一二,此事不难。”

    “此事就拜托元凯了。”杨峥冲杜预拱手。

    一名斥候披着风雪入内,寒气亦随之涌入,“禀报将军,西海急务,迷当在鲜水湖西北,被羌胡联军击败!”

    杨峥一愣,钟羌这些年发展迅速,号称胜兵十余万,按道理吞下西海应该不难。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