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争魏

章节目录 第364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杨峥擦了一把冷汗。

    幸亏现在只是刚刚划分。

    士卒也在调拨之中。

    这个问题鲁芝也提到过,但只是简单的提了一下,然后就去开垦田地,修建坞堡了。

    杨峥以为增加耕牛和铁质农具就能解决问题,没想到关系居然这么深。

    这也隐隐显示出,杜预的才能要高出鲁芝一头。

    当然,鲁芝的长处在搭建框架和治民。

    对军队所知甚少。

    历史上有很多政策,出发点是好的,落实下来,就逐渐变味了。

    “元凯以为授多少田合适?”

    “十亩为宜。”杜预伸出一根指头。

    十亩田,一年二十石粮,五口之家,刚刚够糊口。

    不过西平很多士卒都是由奴隶转化而来,孑然一身,或者家中只有妻子儿女。

    十亩田,够他们勉强吃饱。

    耕牛与农具掌握在折冲府中,统一使用。

    西平别的没有,耕牛还是挺多的。

    上一次蜀中就要求购入一千头耕牛,三千匹驽马。

    十亩田耕种起来,倒也不困难。

    “然后依照军功大小,赏赐土地?”军功授田这套杨峥还是知道的。

    “正是,虎狼饥则凶猛,饱则堕之。”

    府兵制从北魏的“府户”逐渐演化过来的,历经西魏、北周、隋唐不断改进,到唐太宗时期达到鼎盛。

    宇文泰的府兵制与唐太宗的府兵制,当然不是同一个东西。

    天地万物都是在演变之中。

    必须活学活用才行。

    “若无元凯提醒,险些自误。”杨峥对杜预拱手。

    杜预亦还手回礼,“主公能提出府兵制,已是千古一人,查漏补遗,本就是属下职责。”

    杨峥老脸一红,但被杜预吹捧,还是有些飘飘然,干笑道:“不过是穷则思变而已。”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此为至理。”杜预又是马屁送上。

    杨峥咳嗽一声,岔开话题,“元凯以为接下来当如何?”

    西平蒸蒸日上,自然每个人都在思索西平与自己的前景。

    杜预也不例外,“瓶颈仍是粮食和人口。”

    西平人口接近二十万。

    雍凉百姓受到分田减税的吸引,陆续向西平迁徙,但随着胡奋的到任,以及邓艾的警觉,迁徙就被堵住了。

    当然,就算完全放开,其实也不会再有多少百姓。

    常年战争,雍凉人口锐减,再怎么减税分田,效果也差不多了。

    更何况大量的人口控制在士族豪强手中。

    雍凉屯田也控制了大量屯田客。

    “元凯有何妙策?”道理杨峥也知道,以二十万人口养五万士卒,三国都没有这么玩的。

    十六个折冲府承担了两万四千士卒,但还有近三万的士卒需要供养。

    而且杨峥麾下骑兵众多。

    曾经预想构建一支一千五百人的重骑,发现根本力不从心。

    重骑至少一人两马,一马作战,一马负重。

    光吃青草肯定不行,还要吃豆麦精料,增强体力。

    一匹战马的投入,差不是一个士卒的五倍!

    到现在,甲骑的数量也才七百六十一骑。

    而且这玩意儿也金贵,日常维护耗费也不小。

    马要吃好的,人也是一样,顿顿有肉,每一个都是满脸横肉的彪形大汉。

    杨峥也不打算增加甲骑的数量。

    道理很简单,养不起。

    搭配轻骑、步甲协从作战,不说横扫天下,在雍凉也是数一数二的战力,已经够用了。

    “彻底解决发羌、烧当羌、钟羌!”杜预眼神幽幽亮起。

    杨峥呆了一呆,这步子迈的有些大,“高原广袤,耗费精力经营,岂不是得不偿失?”

    杜预指着偌大的牛皮地图道:“非也,我军只是取其人口充实西平,而非经营高原,只需占领一些水土丰沃之地,扼守形要,大者筑城池,小者建坞堡,设置折冲府,以羌治羌,以战养战,不费西平一兵一粮,则十年内,高原将为我有!”

    “羌人若是叛乱,我们岂非助其立国?”

    融合并非那么简单的,两汉魏晋治南匈奴,前后三百年,依旧没有喂熟。

    若是军事、技术扩散出去,搞不好吐蕃帝国提前出现。

    不过杜预既然提出来,就一定经过深思熟虑的。

    “羌人不同于鲜卑、匈奴、胡人,其内一盘散沙,没有法统王系,部众稍多便自称羌王,自相残杀,如今邓艾兵败、胡奋初来,两年之内,无法大举攻我,此为天时,两年之后,此策定然卓有成效!”

    三四个月没见,杜预似乎变得更为激进了。

    这时代的书生,不是宋以后的书生,上马能统兵,下马能治民。

    诸葛武侯、司马懿、周瑜、陆逊、邓艾皆是如此。

    连关公都捧读春秋。

    两汉的书生更为激进,三十六骑定西域。

    杨峥在脑海不断思索着此策的可行性。

    匈奴那么难搞,是因为他们以前阔绰过,至今都有沮渠部、赀虏部怀念着匈奴的光辉岁月。

    但羌人没有。

    羌人不是一个统一族群,更应该视其为一个广泛的地域概念。

    从西域到高原,从高原到蜀地,从河西到河湟,从河湟到陇右,都被视为羌地。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