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争魏

章节目录 第49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但马循紧咬嘴唇,一副你不要我去我偏要去的叛逆青年样儿。

    “自古英雄出少年,你有如此雄心壮志,某岂能不允?你可召集三千旧部。”

    “唯!”马循沉声应命。

    马延却在旁苦着一张脸。

    “令郎英武过人,他日必是良将,马将军何必束他手脚?鲜卑人乌合之众,不擅守城,见孤军而来,定会恃人多势众围攻之,令郎骁勇善战,必能一战而破贼军。”这么多年,杨峥也增长了几分看人的眼力。

    当日在阳关之下,便觉得马循非同一般。

    后能从西平精锐的合围中突围而出,本事不小。

    与杨峥顶嘴时,说的有几分道理,一个月后西域天寒地冻,西平军虽然未必会败,但攻城一定会受到影响。

    攻城的难度会增大。

    其实打仗,就是打的个士气和心气,只要敢战,结果一般都不会坏到哪儿去。

    马延长叹一声,“这逆子没有一处像我!”

    杨峥脸上不禁涌起古怪笑意。

    不像你才有出息,若是跟你一样……

    不过这是人家的家事,也不好意思多嘴。

    仅仅三日之后,东北边就传来捷报。

    “阿罗多见马少将军兵少,驱众掩杀之,少将军浴血冲杀在前,阵斩阿罗多,此战斩首四千余级,获生九千余人,鲜卑胡人皆降!”斥候激动回报。

    马延目瞪口呆,旋即苦笑,“虎父无犬子也!”

    杨峥白了他两眼,前两天还说没有一处像他,现在又厚着脸皮来沾亲生儿子的光。

    这一战带来的红利不仅是鲜卑和胡人归降,整个西域都震动了。

    龟兹、鄯善、于阗纷纷遣使至高昌,带来各国的国书,表达恭顺之意。

    中原王朝的传统盟友乌孙国亦派来使者。

    高昌诸地全都乖乖的开城迎接杨峥王师入城。

    蒲昌海东北的海头城献出西域长史府的图册,以示归顺之意。

    蒲昌海即为后世的罗布泊,这个时代还不是死亡之海,而是一片水草丰美之地,曾有楼兰国。

    东汉罢西域都护府,置西域长史府,治柳中城,后曹魏移治更为富庶的海头城。

    名义上,西域长史府管辖天山南北,以及七河流域的广袤土地。

    不过以现在杨峥的实力,肯定无法实际控制。

    但拿下高昌,就为以后埋下契机。

    中原正处于纷乱之际,其实西域也是。

    东汉以后,鲜卑人日益壮大,鲜卑首领檀石槐于汉桓帝灵帝时,多次重创乌孙,致使乌孙国躲入天山之中。

    西域诸国之所以现在还能过日子,皆因高昌的汉家势力存在。

    所以他们不得不来抱杨峥的大腿。

    而且这些小国对商路依赖严重,现在的杨峥已经成了他们的衣食父母。

    望着眼前堆积如山的礼物,西域诸国使者谨小慎微的模样,杨峥忍不住感慨,以前在枹罕,看到谁都是爸爸,没想到自己也有当爸爸的一天。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啊。”杨峥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没想到这句无心之语也被庞青记了下来……

    第三百六十九章 引荐

    马循驱赶俘虏浩浩荡荡回城的时候,整个高昌城都沸腾了。

    百姓争相观看。

    连亲卫营也对马循刮目相看。

    强者自然敬重强者。

    杨峥领着一众西平将领出城迎接。

    马循远远就下马,捧着一颗人头拜在众人之前,“属下幸不辱命,斩阿罗多人头来献!”

    “马将军果然英雄过人!”杨峥接过人头,扔给一旁刘珩,扶起马循,“不愧是我汉家儿郎!”

    西北马氏由来已久,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

    不过这个名头被马超父子搞臭了,扶风马氏为曹操夷灭三族。

    马延祖辈早年随汉军迁至高昌垒,逐渐兴旺,成为当地豪强。

    拉拢马氏,就等于拉拢高昌豪强。

    听到杨峥赞赏,马循满面红光,“若非将军信任,循岂有今日之功。”

    大军入城,欢天喜地。

    马循这一战,也为杨峥解决了屯垦奴隶问题。

    西域的问题处理的差不多了,其他问题也不是现在能办的。

    马上就要天寒地冻,现在不准备返回事宜,大雪一落下来,回去就是个麻烦事。

    武威、西平才是根基,司马家的两大狗腿子堵在门口,杨峥也不安心。

    戊己校尉还是马延,只有他在,高昌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现在的西平处处百废待兴,有个精力投资高昌,还不如营建北地郡。

    马循自然是要带走的,一来这员小将的确让杨峥欣喜,二来,父子二人都留在高昌有些说不过去了。

    任何事都要防患于未然。

    当然,高昌的政务可以交给马延,兵权必须收归。

    杨峥将西面统制迁至高昌,留张特镇之,将那九千俘虏调为奴隶。

    至于府兵,则自行招募当地青壮。

    另外,敦煌增设宣义司、九野营等机构,以便慢慢消化此地。

    所有事情处理的差不多,杨峥下令诸军轮休六日。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士卒也是人,有七情六欲,总是绷着一根弦,容易憋出问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