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争魏

章节目录 第77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偌大的蜀中才两三百万的人口不及后世一个地级市,有些说不过去了。

    不过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怎么攻破豪强们的乌龟壳。

    总不能拿大炮轰吧?

    杨峥盯着山头上一座雄伟坞堡,张牙舞爪的,围墙环绕,前后开门,望楼、角楼、箭楼一应俱全,前后门还修了瓮城……

    仿佛一个长了七八个脑袋的怪胎,既怪异又生猛。

    眼下刚刚秋收,坞堡里面有吃有喝,围困也不是长久之法。

    耗下去,最先倒霉的还是杨峥自己。

    攻城之法无非水火。

    这季节水是不可能的了,那么只有火。

    这种仗不需要什么兵法韬略,就一座一座的平推就完了。

    以现在秦国的实力,完全可以效仿司马家的泰山压顶!

    “烧城!”杨峥眼中冒着火星。

    “什么?”刘珩没听清楚。

    庞青、张辅、孙阳也一脸的愕然。

    杨峥苦笑,杀人放火,这帮书生都不专业,还是要自己来,“征集金城、安定百姓,伐秦岭之木,给孤一座一座的烧!”

    坞堡不是城池,也就一个村镇的规模,方圆两三里,堡上建筑众多,守军密集,正可以火攻。

    第五百八十四章 烈火

    杨峥原本想免除徭役,减轻百姓负担,但经过实践之后,发现有些理想化了。

    修桥补路要借用民力,营建城池也要借用民力。

    大战时,输送粮草,也需要民力……

    在鲁芝、索靖的劝诫下,杨峥换了个说法,改徭役为庸。

    凡丁壮,每年须为官府劳作一个月,可以用物品钱粮折抵役期。

    均田制,租庸调,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以之厚生,则不堤防而家业可久;以之成务,则不校阅而众寡可知;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

    当然,这个制度并非最完美的。

    这世上也没有完美的制度。

    只是相对目前而言,均田制是最合适目前秦国现状。

    秦国直接与百姓联系起来,绕过士族豪强中间商赚差价。

    漏洞以后当然会有,这就需要考验后人的智慧了。

    杨峥不是圣人,能让大秦兴盛两三百年,让隋唐盛世提前到来,对华夏已经功莫大焉。

    洪武大帝设计的制度在当时也算是完善的,还制定大诰,祖宗之法不可改……

    明朝也就被限制死了。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形势、规则,以及使命。

    杨峥的使命是推翻以司马家为首的士族豪强联合体,所以必须借用寒门庶族的力量。

    百姓对征发异常配合。

    毕竟提供一日两餐,也不用打仗,就砍砍柴而已,在家闲着还要耗费粮食,跟官府混,兴许打破了坞堡,兴许还能得到三瓜两枣的赏钱。

    杨峥的杀伐果断是出了名的,但出手大方同样出名。

    府兵、百姓都沾了些油水。

    所以此次都非常配合。

    连屯田的奴隶也赶来了。

    转眼,南安就聚集了十几万的人马。

    宣义郎和宣义掾将百姓组织起来。

    杨峥还下令造了五十多辆投石车。

    人多力量大,十几万可移山填海,一个小小的坞堡自然不在话下。

    深秋季节,到处都是枯木枯草,被砍伐来堆积在坞堡之下。

    杨峥一句废话都没说,直接上干货。

    烈焰在城下腾空而起,火油一罐一罐的投入坞堡中。

    很快,这些看似坚固的坞堡中,响起了凄厉的惨嚎声。

    不过坞堡中的人倒也硬气,死扛着不投降。

    杨峥心中一叹,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令人加大火力,不断有干柴抛入坞堡中。

    阵阵持续一天一夜,连坞堡的天都被烧红了。

    第二天,坞堡就扛不住了。

    里面的堡民杀了坞主,出城投降。

    望着一个个被烤的黑乎乎的战俘,杨峥带着亲卫冲入人群,马鞭肆意抽打,“不见棺材不掉泪的贱骨头!给你们田不要,让你们当人不当,全都送到居延、朔方为奴!”

    听到不用死,俘虏们心中暗暗松了口气。

    杨峥屠城、筑京观的恶名广为流传。

    其实大秦的奴隶比他们当荫户、庄奴强多了,三年可以转为待归,两年后转为治民。

    破了第一座坞堡,就能破第二座、第三座。

    杨峥与张辅兵分两路,一路烧下去。

    有的负隅顽抗,宁愿被烤成焦炭也不出堡投降。

    有的则一见秦字大旗,知道秦王杨峥亲至,乖乖开城投降。

    南安三十三座坞堡转眼被灭。

    陇西也如法炮制。

    豪强们虽然在战术上守望相助,但在战略上仍是一盘散沙,各个击破没有丝毫难度。

    陇西之战比南安要惨烈一些,此地的豪强无法无天惯了,此次叛乱也是他们先发动起来的,尤其是牛、梁、辛等姓氏,与中原士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有时候内部斗争比外部斗争更为惨烈。

    但在秦国的泰山压顶之下,所有的抵抗都是徒劳的。

    一盘散沙的豪强不可能跟秦国对抗。

    所以在杨峥下了决心的时候,他们覆灭也仅仅是时间问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