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争魏

章节目录 第1010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朕准备疏浚关中渠道。”杨峥找鲁芝商议。

    府库中有钱粮,躺着也是躺着。

    不如趁现在拿出用。

    鲁芝当然赞同,“关中有天府之国之称,然水渠年久失修,灌溉不力,大批上田沦为中田,中田沦为下田,陛下此举造福百姓,意义深远。”

    其实杨峥还想修建一条大兴至潼关的广通渠,引黄河水灌溉关中。

    全长三百余里。

    不过这个工程量太大了,与郑国渠不相上下。

    秦国为了修郑国渠,至少迟滞了十年一统天下。

    杨峥没那个时间。

    万一司马炎这口气喘上来了,会拖的更久。

    “此事交由臣来操办,如今农闲时节,百姓亦可出力,秋收之前,暂时停工,秋收之后继续,明年春耕之前,应该能成事。”

    “那就有劳伯父了。”

    司隶除了关中,还有汉中、河南地、北地郡。

    汉中不用说,汉末张鲁经营此地,有民十万户,张鲁凭借一郡之地,压着刘璋父子打。

    当初大移民的时候,汉中也被充实起来。

    这几年卓有成效,每年能向关中输送六七十万石的粮食。

    杨峥在意的是河南地、北地郡。

    历史上赫连勃勃、党项相继在此建国,水土极为肥沃。

    杨峥率亲卫北上,巡视这些地区。

    刘渊覆灭后,河南地的匈奴诸部相继臣服,没臣服的这些年也被清剿的差不多。

    无定河两岸。

    这块土地原本是义渠和匈奴人的,后被秦汉占领。

    两年前杨峥将此地设为无人区,没有过度放牧,好处就显现出来,碧草连天,阵阵夏风袭来,露出其中的野鹿和黄羊。

    从无定河到地斤泽,水网密布,盛夏时节,让人有种步入江南水乡之感。

    “此地可再开设一块牧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

    “陛下何不在此建造城池,如朔方郡一般屯垦?”庞青建议道。

    他这个古人就不如杨峥目光深远了。

    后世关中之所以环境越来越恶劣,其实就是因为北面黄土高原的过度开发,致使水土流失。

    尤其是唐朝,动辄将漠北、羌地的族群迁至此地,过度放牧,致使草原沙漠化。

    “此地为关中之肺腑,一旦建造城池,数十年后,草原变为荒漠。”

    “还是陛下深谋远虑。”庞青恭维了一句,不过从他的表情来看,并没有当一回事。

    有些事情不能只顾眼前,还是为子孙后代谋福利。

    关中如果衰弱,就会对漠北、西域、高原的控制力减弱。

    汉人的势力可能就会被封锁在关东了。

    这是杨峥无法接受的。

    有生之年,他还想把西域纳入汉文明的圈子。

    “牧场设立三年,一统天下之后,取消,修养三年,然后再设。”杨峥觉得应该制定一套规矩出来,采取轮牧制。

    至于人口,未来可以多多向南中、河曲、西域等地迁徙。

    再往东,进入北地郡,村落一座接着一座。

    牧民们也都穿着汉服,依稀可听见朗朗读书声。

    杨峥甚是欣慰。

    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只要自己活着,再过一二十年,这批孩子长大,他们就会真正融入华夏的大怀抱。

    北地郡土地比河南地更为肥沃,贺兰山、阴山分别挡住了漠西和漠北的风沙,在后世有塞上江南鱼米之乡之称。

    杨峥崛起之后,最为重视的地区就是武威、北地、朔方三地。

    如今遍地都是牛羊和耕田。

    “北地太守是何人?”能把荒域治理成汉家乐土,本事不小。

    庞青掏出小本翻了翻,“杨珧。”

    “原来是他,这就不奇怪了。”

    第七百七十一章 准备

    煌武四年的秋收没有让杨峥失望。

    关中平收,但南阳、河东、汉中、陇右等地大丰收。

    尤其是河东,不愧是天下的粮仓,一个郡就相当于整个凉州的产量。

    百姓手中有了粮食,为了搬进大兴城,主动上缴粮食。

    先到者可以挑选好的地段,好的房子。

    人人都会为自家打算,希望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

    关中的各大粮草纷纷爆仓,杨峥又在上党、弘农、南阳设立府库,储备战略物资。

    “统一天下之战也要走上日程了。”朝会上,杨峥直接提出来。

    有了售卖大兴宅邸的收入,钱粮逐渐充足,即便不足,杨峥也会发行国债。

    这一次没有人再反对了。

    府库充实让所有人都有了底气。

    “中军扩充至二十万,有五字营的补充,府兵规模不需再扩充,兵部抓紧训练之事,明年秋收完结之日,便是大秦东出之日。”

    “遵旨!”

    统一天下不只是杨峥的夙愿,也是大秦上下所有人一致的愿望。

    朝会之后,整个国家便被动员起来。

    新一轮的征兵令送往各地,让无数热血男儿翘首以待。

    西平、陇西、武威等杨峥的崛起之地,百姓尤为主动。

    父母送别儿子,妻子送别丈夫,弟弟送别兄长……

    很多人都自备战马兵器。

    农夫们将家中余粮主动上缴官府。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