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争魏

章节目录 第1231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与其让后代像司马家一样窝囊,不如趁现在刀子在手,弄场大的,这世上还有什么是刀子解决不了的?

    杨峥势必要将这历史的惯性扭转过来。

    “朕准备亲至许昌,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朕的刀硬!”

    开国第一代的皇帝就妥协,这还怎么玩下去?

    太极殿中若有若无的杀气,让杨旭全身一寒,“父皇为国操劳一生,此次就交有儿臣去办!”

    “你?”

    “儿臣受父皇教诲多年,也该去试试。”杨旭颇为坚决。

    其实杨峥知道他的心思,怕自己杀心过重,牵连过多,也怕自己劳累。

    说实话,关东的水有些深,一个不好就会酿成大乱。

    关键还很难分清谁是人谁是鬼。

    不过越是复杂的局面,越是锻炼人。

    以后大秦交给他,也许会面临更复杂的形势。

    思索良久之后,杨峥终于还是点头了,就当是对他的一次考验,雄鹰的翅膀硬了,终究是要独自飞向天空,“朕给你三万中军精锐,再派锦衣卫日夜守护,关东之事,全凭你一言而决之!此次东行,一定要注意安全,若事不可为,不妨……回来……你才是大秦的未来!”

    话说出去,杨峥又有些后悔,心中各种担忧。

    不过君无戏言,话说出口了,就没有收回来的道理。

    杨旭眼中涌起隐隐的水光,很明显,杨峥将他的安危放在最前面,“儿臣知晓。”

    杨峥拍拍他的肩膀,忽然发现杨旭的身高已经超过了自己。

    一个新的时代正悄然到来。

    杨峥即感觉欣慰,又有些许惆怅。

    此次太子东行,反而让朝中大臣们松了口气。

    他们当然知道如果是杨峥亲自出马,只怕关东又有血流成河了。

    皇后夏侯芷听闻此事,却破天荒的不哭不闹,欢欢喜喜的为儿子送行,还派了几个婢女伺候,杨峥当然制止了,又不是去游山玩水,带着女人去,将士们怎么看?

    夏侯芷又安插了几个夏侯家的子侄。

    杨峥心中一动,这几年夏侯家有些过于膨胀了,原本就家世显赫,前朝为宗室,本朝为外戚,好事全让他们家占了。

    外戚太强了,也不是什么好事。

    东汉坏就坏在外戚何进身上,不然还能混个几十年。

    而夏侯氏原本就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士族,魏晋鼎替之际,夏侯家脚踩两条船,混的风生水起,不少人在司马家手下继续吃香的喝辣的。

    杨峥不清算他们,就是看在夏侯玄夏侯霸的面子上,这帮人居然又攀附上来了。

    杨峥扫了一眼夏侯芷挑的人,以美貌名动天下的夏侯湛赫然在列,杨峥看到他就想起了前朝的何晏、邓飏……

    其他几人举止也略显轻浮。

    让他们跟着太子,不是累赘吗?

    “太子东巡,非是游山玩水,乃是国事,名额早由三省六部定下,岂能随意跟改?”

    “陛下有所不知,这几人都是夏侯家的才俊。”夏侯芷一脸失望。

    她想要振兴夏侯家的心情,杨峥可以理解。

    但如今的大秦不是没有正常渠道。

    无论是科举还是从军,哪怕是学医、学算术,真有本事,一定会混出个名堂。

    反之,如果没有本事,就不要出来祸国殃民了。

    “国家大事非同儿戏,若真是才俊,能以军功封侯,方是大丈夫好男儿!”杨峥也不想杨旭夏侯家的人走的太近。

    关东的事已经够烦的了,夏侯家又来添乱。

    夏侯家的人面面相觑,有人慷慨激昂,有人目光躲闪,有人不知所措。

    看来夏侯家经过三代之后,也是直线下滑,可堪大用者寥寥无几。

    夏侯芷挥了挥衣袖,几人连忙退下,“此事是臣妾的不是了,臣妾别无它意,只是想给旭儿多些照料。”

    “儿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负,你我就少掺和了。”

    第九百四十八章 遇险

    杨旭一到关东,大雨就停了。

    旱灾之后必有蝗灾,水灾之后必有大疫。

    一场瘟疫也在关东流传开来。

    不过大秦经历这么多灾难,早就有了处置之法,地方上的医馆在疫病没爆发时便有了准备,积极为百姓熬药治疗,将瘟疫控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

    杨旭调集洛口仓的存粮,设立粥棚,赈济流民,人心渐安。

    几处泯顽不灵的流贼也被北宫纯、文济剿灭,中原的乱象渐渐稳定。

    手上捏着三万中军精锐,关东无人敢冒头。

    张轨、张华等文臣辅佐杨旭重新开始清查关东,宣义司、镇抚司、御史台全部归太子调遣,整个大秦的资源也向他倾斜。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没有斩不断的乱麻,只有不愿挥剑的人。

    杨旭身边聚集的一干文臣武将锐气正盛,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不怕得罪人,抓到任何线索都不放过。

    同时鼓励百姓揭发检举。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官吏们做了什么勾当,他们最清楚。

    不过教令发下去了,来揭发检举的人寥寥无几。

    杨旭带着护卫,深入民间,一个个问询,终于打动了百姓冰封的心。

    “朝廷均田,壮男五十亩,壮妇三十亩,前两年还能实分,这几年能分到十亩薄田就是上天开恩了,上等的水田都被他们分给自家族人……”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