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章节目录 第437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此时的马打蓝苏丹国正处于其国势鼎盛时期,历史上曾经两度聚兵进攻巴达维亚城。

    虽然均未能攻克巴达维亚,但荷兰殖民者也只能驱逐了事,拿他们也没什么办法!

    现在大明已经歼灭了荷兰人在远东的舰队,荷兰人再想要找回场子,只能从印度洋,大西洋沿岸的殖民据点,甚至是从欧洲本土调兵。

    但是,这个时代的地球,可没有那个国家有能力发动一场万人规模以上的跨海远征。

    前日不落帝国西班牙不行,正在向着日不落帝国的宝座大步迈进的英国不行,海上马车夫荷兰,同样不行!

    第三百三十八章光复军的训练强度

    所以,朱宏煜对荷兰可能的报复,并不放在心上!

    这个时代搞跨海远征,有能耐他来呗!

    反正大明的劳改营现在正缺人呢!

    有人要跨越重洋来给自己送免费的劳动力,朱宏煜怎么能拒绝他的好意呢?!

    所以,大明现在想要吃下抚远城,吃下荷兰人在印尼群岛开发出来的成果。

    马打蓝苏丹国便是最后,也是最大的阻碍!

    是双方谈判,协商来确定一些既定事实。

    或是干脆来一场战争,打到马打蓝苏丹国服软,被迫承认现在的既定事实。

    就看接下来朱宏煜和马打蓝苏丹使者的会谈了。

    想来想去,朱宏煜开口吩咐道。

    “去将延平王也请来吧!”

    他准备拖上郑成功一起去接见马打蓝苏丹国的使者。

    不管是战争还是和谈,等解决完马打蓝苏丹国的事情,大明这边也就差不多该回师了。

    冬!冬冬!冬冬冬!

    沉闷的战鼓声中,抚远城的城门嘎吱嘎吱的打开了。

    城头上战旗迎风!

    一名名身穿铁甲的甲士从城内列阵而出,分立道路两侧,准备迎接马打蓝苏丹国的使团。

    一排排的铁甲刀枪林立,一名名百战老兵的杀气汇聚在了一起,令人不敢直视。

    抚远城城头的那些火力点上,一门门黑洞洞的火炮十分的扎眼!

    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马打蓝苏丹国的使团,荷兰人被打败了,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强大的大明。

    马打蓝苏丹国的使团在一道道杀气腾腾的目光注视下,走进了抚远城。

    带队的,是马打蓝苏丹国的小王子,名字叫做当卡,深受当代马打蓝苏丹国苏丹的喜爱。

    才刚成年,就被马打蓝苏丹国的现任苏丹,当成了继承人来培养!

    轰!轰轰!

    抚远城头的火炮被挨个放响,礼炮声接连不断的响成一片。

    城头飘起了一道道白烟!

    威慑的意味十足!

    如果能用谈判的事情解决抚远城的问题,朱宏煜是不愿意同马打蓝苏丹国全面开战的。

    不是打不过,而是打起来耗费时间!

    要说正面会战,马打蓝苏丹国就是个弟弟,一群连荷兰人都打不过的小垃圾,明军随随便便就能摆平了他们。

    可正面战场能胜,不代表就能解决问题!

    马打蓝苏丹国要是和大明打起游击来,那才叫一个恶心人。

    印尼群岛,毕竟是人家的主场!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大明这边还要大陆的战局需要顾虑,可不能被拖在抚远城这边。

    当卡在一道道逼人目光的注视下,在礼炮的轰鸣声中,被迎进了征南都护府的会客厅中。

    朱宏煜端坐在上首位置,身上穿着一身亲王冕服。

    冕服上金黄色的蛟龙纹绣活灵活现,漂亮极了!

    在他的下边,包括郑成功在内,光复军诸将都是身穿一身盔甲。

    厚重结实的感觉扑面而来!

    让人不敢直视!

    而在会客厅内外,一名名穿着甲胃,背着火枪的禁卫团士兵列阵站立。

    气氛庄严且肃穆!

    朱宏煜坐在最高处,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目光盯在当卡的身上。

    当卡十分清楚的,感受到了来自天朝上国的威压!

    在经过光复军军政府两三年的开发之后,现在的吕宋繁华程度更胜往昔。

    往来的商船络绎不绝!

    安南,暹罗,朝鲜,琉球等国的商船经常出入吕宋的港口。

    他们带来了大量的金银,以及各种特产,原材料,拉走一船船的布匹铁器,以及肥皂,香水,酒精等各种初级工业品。

    来往的各国海商,在为军政府带来大量利润的同时,还缴纳了高额的税收!

    但是,此时的吕宋和商港比起来,却更像是一座军营。

    从早到晚,军队的操练声就没有停过,每日里都有一只只军队在绕着整个吕宋城区进行拉练。

    每次动辄都是十公里,二十公里的越野跑!

    甚至还要负重!

    黄宗羲他们就是在一声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再造大明,华夏复兴”的呼喝声中登岸的。

    站在吕宋的土地上,看着四周人流的衣冠发饰,听着耳中隐约可以听到的“驱除鞑虏”的口号。

    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在他们的胸中激荡。

    和清廷治下的金钱鼠尾长袍马褂比起来,眼前的一切,才更像是中华啊!

    听着一声声口号声,看着远处军队跑步拉练时所形成的大股烟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