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章节目录 第627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洪承畴见图海如此失态,忍不住开口询问道。

    “图海大人,是出什么事了吗?”

    见洪承畴询问,图海张了张嘴,脸上的表情像是吃了屎一样难看。

    但他还是开口说道。

    “京城传来消息,太皇太后她老人家遇刺身亡了!”

    洪承畴闻言,脸上的表情不断的抽搐。

    心绪无比的复杂,他的脸,最终定格在了一个震撼夹杂着悲伤的表情上。

    他的身体情况很糟糕,自己都知道自己怕是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没想到,布木布泰竟然走在了自己前面!

    要问现在洪承畴是什么心态,洪承畴自己也不知道。

    悲痛?

    或许有吧!

    毕竟他和布木布泰之间的关系,懂得都懂。

    欣喜?

    好像也有一些!

    布木布泰那么绝情,硬是将风烛残年的他逼上战场,非要让他死在战场上,要说洪承畴对布木布泰没恨,这话谁信?

    布木布泰的死,对洪承畴来说,就像是一个时代落幕的序曲。

    让洪承畴清楚的认识到,时代已经不属于他们那一代人了!

    图海和洪承畴两人对视一样,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顾不得继续在宴席上和那些士绅地主虚与委蛇,直接联袂而去。

    只是在离去之前,两人都表现出了恰当的悲痛和茫然的情绪。

    临清城宽阔的街道上,两顶轿子并行,旁侧的轿帘被掀开,洪承畴和图海低声相互交谈着。

    “京城出了这么大的一件事,咱们是继续南下,还是返京?”

    洪承畴开口试探着询问道。

    图海是正黄旗旗主,手上还握着二十多万清廷的精锐主力。

    现在布木布泰遇刺身亡,朝廷政局混乱!

    若图海选择带兵返回京城,作为正黄旗旗主的他,是有资本取代布木布泰在朝廷中所扮演的角色的。

    要知道,乱世之中,军权才是一切的根本!

    图海皱着眉,心中也是无比的复杂。

    回京?

    他不是没想过。

    但南方的战局怎么办?

    他要是现在带兵返回京城,那岂不是在放任南方的明贼做大吗?

    可不返京的话,京城的局势怎么办?

    没了太皇太后,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能镇得住群臣吗?鳌拜等人能护得住皇上吗?

    这都是图海无法忽视的问题!

    但图海在做了一阵权衡之后,最终还是摇摇头说道。

    “先不回京了!”

    “无令带兵返京,那本官和乱臣贼子有何区别?”

    洪承畴瞬间读懂了图海的意思。

    不返京,可却也没说要继续带兵南下!

    大概率是要选择先在临清驻兵,等待京城的后续消息传来,他好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相应的选择。

    洪承畴开口提议道。

    “大军在临清修整一段如何?”

    洪承畴的提议可谓是正中图海下怀,他微微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

    “大军从京城南下,一路困苦,如今也该修整一段才是!”

    图海说罢这些,看了一眼洪承畴,心中暗道老狐狸。

    布木布泰遇刺身亡的消息传来,图海和洪承畴虽然感到震撼,但却都没有多少伤心。

    他们都是纯粹的政治动物,个人的情感早就不在意了!

    展现在外人面前的情绪,多是演出来的。

    怎么说呢,玩政治的那些人,演技人均影帝,吊打娱乐圈里的一群小鲜肉老戏骨。

    洪承畴一边和图海交谈,一边已经盘算开了,自己该怎么着手下笔写一篇给布木布泰的祭。

    长沙城城外,人马接天!

    吴三桂平西王的大纛旗高高飘扬,数不清的关宁军军士在长沙城外列阵而立。

    一门门火炮被推到了阵前,瞄准长沙城的方向。

    数不清的骑兵封锁长沙城四周,战马奔驰驱策,马背上的骑士弯弓搭箭。

    如同一柄柄锋利的弯刀,从长沙城的护城河外侧略过。

    第四百八十二章自食恶果

    一枚枚箭失借着战马奔驰的动能,向着城内抛射而去。

    崩!崩崩!崩崩崩!

    如同弹棉花般的弓弦声接连不断的响起,不断有城头的守军中箭,然后从城头栽了下来。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关宁军的火炮在开火。

    炮口喷吐出大量的硝烟,一枚枚黑黝黝的炮弹,不断的向着长沙城射去。

    轰隆隆!轰隆隆!

    炮弹砸在长沙城墙上,砸的长沙城城墙砖石飞溅。

    站在城头的清军被砸的抬不起头来!

    吴三桂坐在马背上,望着城头的方向,面目沉凝,让人看不出他的喜怒。

    吴三桂向来是一个很能端得住情绪的人,轻易不能让人看出来他的喜怒。

    但是,最近因为战局的顺利,吴三桂脸上的笑容,也确实没消失过。

    由于清廷的重兵布置在江西江南,湖南空虚。

    吴三桂进军湖南之后,算是占了一个大便宜。

    大军所过之处,州府蜂拥归降。

    大片大片的绿营兵直接易帜归附了吴三桂。

    绿营兵投降吴三桂,比投降大明还简单。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