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章节目录 第768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样的诗词水准不算高,但却是写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

    这一日,马六甲城内的酒肉几乎要售卖到脱销!

    ……

    李斯特等人待在驿官内,虽然吃喝不愁,但却是被禁足失去了自由。

    只能每日饮酒赌博为乐!

    忽然,正在醉酒中的李斯特被外边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惊醒,放下了手中的色子,抬头向窗外望去。

    脸上的表情是恰到好处的错愕。

    他大步走向驿官门口,询问在门口执勤的卫兵道。

    “小哥,这外边是怎么了?”

    “这么多人欢呼,可是出什么喜事了?”

    卫兵满脸的骄傲,咧嘴笑着,开口说道。

    “是我大明的江南决战打赢了!”

    “监国殿下亲自率军击败了南侵的清虏,全歼了数十万清军精锐兵马,取得了大胜!”

    “并且收复了我大明的故都!”

    李斯特闻言,却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大明现在的精锐主力都汇聚在他们的本土,正在和北边的鞑靼人打仗,这点李斯特是知道的。

    明清之间的战争,在西方也不是什么秘密。

    毕竟,当年永历皇帝为了向西方求援,都宣布皈依天主教了。

    嗯,永历丢脸都丢到西方去了!

    最重要的是,即便永历把脸都丢到西方了,照样没能请来援兵。

    只是,如今听到东方这动辄数十万人的战争规模,还是叫李斯特这个英国人感觉震撼。

    数十万人!

    那可是足足数十万人啊!

    英国当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时,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克伦威尔亲自指挥的马斯顿荒原战役。

    双方的参战人数,加起来也不过一两万人而已。

    而大明这边的一场江南决战,明军和清军的参战兵马,竟然就高达了数十万。

    这样的一场战争规模……

    李斯特是真的有点不敢想。

    这岂不是说,他们大英帝国的那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大会战,要是放在东方,连点浪花都掀不起来吗?

    现在东西方之间的差距,也实在是太大了些吧!

    ……

    南京城!

    钱府!

    大明对紫禁城的修缮工作暂时叫停了,因为用于修缮紫禁城的工匠,都被抽调去修缮天地坛,为朱宏煜的登基大典做准备。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朱宏煜不愿意征召民夫,劳民伤财。

    否则,修缮紫禁城和修缮天地坛的工作一起做也不是不行。

    朱宏煜随手翻阅着下面交上来的报告,在他面前王汝贤,张煌言两人站着,等候他的训话。

    张煌言在《新儒》的编撰工作结束之后,便被朱宏煜调入了大明内阁,担任内阁首辅。

    如今也是大明朝廷中的重要人物!

    朱宏煜手上拿着的,正是大明最近一段时间的工作报告。

    包括科举的准备,包括登基大典的准备,包括大明对地方的治理政策的实行情况……等等!

    科举的准备工作不必说,随着政令下达,科举的相关消息是落实的最快的内容,甚至没有之一。

    毕竟那可是科举,大明的官员们有一个算一个,谁也不敢在科举的事情上稍有拖延。

    第588章朱宏煜的应对

    而登基大典的准备工作,包括典礼所需置办的祭品,阅兵仪式的准备,天坛地坛的修建,以及对孝陵的再次祭祀……

    也都已经作出了相应的计划,只要朱宏煜批准就可以了。

    但大明对地方的治理,如清丈田亩,清查丁口等工作,进行的就不是那么顺利了。

    朱宏煜能够明显的察觉到,底下有人在欺瞒他。

    有人在拖延大明政策的执行!

    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事情做不下去,却是做不得假的。

    “地方的政务到底是怎么回事?”

    “都是些什么人,在阻碍我大明政策的落实?!”

    朱宏煜黑着脸询问道。

    张煌言站出来说道。

    “回禀殿下,田亩和丁口,便是天底下最大最大的烂账,无数人都牵扯其中。”

    “殿下若要清查丁口,清丈田亩,只有用强力手段才能推行的下去!”

    张煌言对江南的地主士绅的认识非常的清楚,说白了,那就是一群欺软怕硬的货色。

    朱宏煜这边若是作出让步,他们只会得寸进尺。

    但如果朱宏煜强势起来,他们也只能乖乖配合。

    又有几人敢拿自己的脖子,去赌朱宏煜的刀不够锋利的?

    朱宏煜沉吟一阵,点头说道。

    “传令!”

    “着令地方官府立刻开始清查丁口,以及清丈田亩的相关工作!”

    “地方官员但有拖延,直接罢官夺职,永不叙用!”

    “我大明从来不缺想要戴官帽子的!”

    “若地方士绅大户阻碍我大明政令推行,抄家治罪,三代之内,家族子孙不得参加科举!”

    这则命令,可谓是朱宏煜自北伐开始之后,对地方官员,对地方的士绅大户最强硬的一次。

    你要是干不了,那就别干了!

    你要是不配合我,你家的子孙后代就别想科举做官了!

    现在还只是三代之内子孙不得科举做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