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章节目录 第838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现在大明和吴三桂,正在围绕着两个战略空白的省份进行争夺吗,战争一触即发。」

    「按照陛下下发的圣旨,这次大明的战略计划,应当是要收复整个长江以南!」

    「我军自猛腊攻云贵,光复军主力顺长江朔流而上,杀入湖广,甚至直入川蜀。」

    「以求收复整个长江以南!」

    李定国十分轻松的便把控到了大明那边的战略意图。

    一旁的白文选点头说道。

    「若我军要重归中原,现在正是

    一个好机会!」

    「吴三桂为了北上杀入关中,基本上抽调空了云贵的驻防兵力!」

    「现在大明和吴三桂在湖广一线爆发大规模决战,即使吴三桂从关中调兵回援,第一选择也一定是湖广。」

    「现在的云贵基本上没有太多的兵力!」

    「我军若在此时进攻云贵,当不会遇到太大的阻碍!」

    白文选也是看到了云贵的空虚,以及关宁军的虚弱。

    现在关宁军的地盘太大,所以,显得吴三桂手头的兵力并不算多。

    再加上吴三桂现在将重心放在关中,湖广,所以现在的云贵是相当的空虚的。

    李定国又站出来说道。

    「其实这次进攻云贵,可不光是我们,大明朝廷也会从两广发兵策应的。」

    一旁的刘体纯站出来说道。

    「哈哈,北伐好,北伐好啊!」

    「能打回老家去,比什么都好!」

    这段时间以来,李定国所部明军的日常娱乐活动就是吃饭睡觉打缅甸。

    虽然打缅甸实在没什么难度,可虐菜虐多了,也是会烦的。

    在这域外藩邦待久了,想家是再正常不过的心态。

    一旁的哈拜也是开口说道。

    「此次北伐,哈拜请命为先锋!」

    「……」

    皈依者狂热这种心态,可不光是在兀脱身上有,哈拜这个归降大明的满洲八旗将领,同样也有。

    如今看着大明即将恢复,大明一点点的壮大,哈拜心中的骄傲比汉人还多。

    他在庆幸自己当初作出了最正确的选择,自己站在了正确的一边,为满洲人找到了另一条出路,不一定得跟着爱新觉罗家一条道走到黑。

    跟着大明反清复明也是一样的嘛!

    谁说满人就不能反清复明了?

    一群人七嘴八舌的商议,最终还是敲定了此次北伐的具体事宜。

    随着一道道命令被下达,李定国所部开始整顿兵马,准备大军出征所需的粮草军械。

    并征调民夫,准备为大军运输粮草。

    ……

    吴三桂在关中接到了大明向湖广方向调兵的情报,一张老脸上的表情不断的变换。

    但他并没有多少的迟疑,径直便下令给地方,要求地方调兵增援湖广。

    他的另一个儿子还在湖广,且现在的湖广可谓是吴三桂能够得着的,最重要的钱粮来源。

    吴三桂是不可能抛不下湖广!

    面对顺江而上的明军主力,吴三桂现在唯一的选择,也只能是带兵前往湖广准备迎敌。

    大量的关宁军精兵从关中调动,向着河南,湖广而去!

    吴三桂被迫离开了温暖的床榻,漂亮的妃嫔,亲自带兵出征往湖广而去。

    数不清的兵马在宽阔的官道上行军,庞大的行军队伍前后拖延了数十里。

    数不清的战马在官道上飞奔!

    甘陕三镇的兵马也被吴三桂调动,准备随军出征。

    吴三桂的意思很明确,他要在战争中,将甘陕三镇的兵马都给消化掉。

    第六百四十四章来自大明的闷棍

    听话的,自然是要进行整编!

    不听话的,就让他去战场上当炮灰,去填大明的刀口去!

    吴三桂的心思很明确,几乎不加以遮掩。

    但甘陕三镇的兵马虽然知道吴三桂的心思,但摄于吴三桂关中之战大胜鳌拜的威风,并不敢违抗吴三桂的意志。

    面对吴三桂的命令,他们只能是乖乖听令!

    然后随着吴三桂准备南征湖广!

    ……

    北直隶,京城!

    扬州之战结束不到半个月,相关的战报便已经顺着大运河,用八百里加急,送到了京城。

    大清两江总督费扬古被俘,江北清军全军覆没的消息,如同一枚大炸弹,在抵达京城的瞬间,便几乎要将整个京城都给炸开了。

    所有人都被这一则消息给震惊到了!

    原本满清上下都已经做好了坐观大明和吴三桂在湖广和河南打生打死,然后他们在一旁加油看戏的打算了。

    没想到,大明在同关宁军开战之前,竟然顺手敲了大清一棍子!

    这一棍子,便敲掉了大清的两江总督,敲掉了大清在江北的防线,敲掉了一位八旗旗主。

    只能说好家伙!

    这一棍子,可真特么疼啊!

    面对明军的这一闷棍,满清上下被敲的头晕眼花,都有些反应不过来。

    在战报传来之后,博尔济吉特氏和八旗的其余几位旗主,以及那些内阁议政大臣再次聚在一起,准备议事。

    博尔济吉特氏垂帘听政,康熙似模似样的坐在主位上,一张小脸上满是正经之色。

    从山西退回京城的鳌拜满脸颓丧,如今的他,和以前的他比起来,肉眼可见的苍老了下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