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南洋再起

章节目录 第1389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当然了,吴应雄此去,不可能仅仅只是为了和谈。

    朝觐天子才是重中之重!

    莫卧儿帝国方面虽然没有电报,但说实话,拉萨距离莫卧儿帝国的德里城其实也没有多远。

    大明这边发出圣旨之后,也就拖延了三四天的功夫,莫卧儿帝国便接到了来自大明的圣旨。

    奥朗则布虽然不愿意在大明的南京城进行和谈,但这事不是他说了算的。

    为了尽快结束战争,他也只能是一边下令筹建使团,准备出发。

    另一边同英国人联系,希望英国人能够参与到此次斡旋中。

    吴周是大明的藩属国,在斡旋中,大明肯定是会偏向于吴周的。

    奥朗则布如果不想太过吃亏,只能是想办法引进外力。

    至于说莫卧儿帝国也向大明称臣,成为大明的藩属……

    说实话,这个选择奥朗则布不是没有想过。

    但很快便被他自己给否定了!

    他奥朗则布可是成吉思汗的后裔,虽然已经绿化了,但他依旧认为自己是大蒙古正统所在。

    自己作为大蒙古正统所在,如何能向明国臣服呢?

    他如果选择了向明国臣服,莫卧儿帝国内部的那些蒙古贵族,甚至都有可能闹起来,要推翻他的统治。

    毕竟,当年蒙古人建立的大元朝,可是被大明给推翻的。

    面对奥朗则布请求英国人一统参与斡旋的请求,威尔斯在稍稍考虑之后,便答应了下来。

    然后便准备派人同位于南京的英国大使联络……

    而此时,已然是光复六年已然过去了大半,气候即将入秋。

    ……

    与此同时,欧洲大陆!

    第三次英荷战争已然全面爆发,且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

    1672年三月,英国不宣而战,率先向荷兰舰队发起进攻。

    然后战败!

    荷兰海上马车夫的名声可不是吹出来的,这些年的东西方贸易下来,荷兰人从东方搞到的先进军火,如炮弹,火药,火炮等,数量远超英法等国。

    在这次的战争中,荷兰凭借自己大量的海船,以及从大明那边购买来的大量军火,在开战之初便压制住了英国。

    而在历史上,荷兰即使没有从东方购买的海量军火,其实也打赢了海战。

    只是,荷兰人还没来得及为再次击退了英国人的来犯而高兴。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同样对荷兰宣战,并派出法国陆军,向荷兰的纵深挺进。

    很快,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荷兰百分之六十的国土沦陷。

    紧接着,荷兰人为了阻止法国的继续进攻,守卫阿姆斯特丹。

    悍然掘开了海堤,放海水倒灌荷兰低地,以水代兵,守住了阿姆斯特丹。

    且任命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登位执政,主持联省防务。

    与此同时,英荷之间的第二场海战爆发。

    荷兰再次取得胜利,鼓舞了荷兰上下抗争到底的士气。

    威廉三世在成为联省执政之后,便开始动用外交手段斡旋战事,将西班牙和奥利地拉到了荷兰的同一战线上。

    只是于此同时,法国也是和普鲁士完成了联合。

    欧洲局势乱成了一锅粥!

    英法普和荷西奥等国分别站在了不同的阵营,乱做了一团……

    几乎差不多的时间,沙皇也是作出了向西伯利亚增兵,准备要夺回被大明收复的西伯利亚。

    并在中亚以及中西伯利亚等地,同大明掰一掰手腕。

    这一年里,几乎全世界到处都在爆发战争。

    ……

    大明光复六年底,在大明和德川幕府来回数次磋商。

    在德川幕府退步,允许大明可以联合参与到对石见银山的开发过程中之后,大明这边也是同意了接手灵元天皇这个大麻烦。

    当然,这个大麻烦仅仅只是对德川幕府来说的。

    朱宏煜可并不在意。

    他可不介意自己的亡国之君天团成员里再加上一个小矮子。

    其实对大明来说,接手灵元天皇全家,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

    首先便是德川幕府退让,允许大明参与对石见银山的联合开发。

    这个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大明的工商不断发展,正是需要大量的金银流入来刺激经济发展,防止“钱荒”出现的时候。

    虽然有东西方贸易吸血,甚至大明自己都在着手准备开发新大陆的旧金山,以及南方的澳洲大陆上的金矿。

    但多一个石见银山,那也是大好事。

    石见银山巅峰时期的产量,可是每年能产出世界白银总产量的百分之三十的。

    这个规模已经是相当的可观了。

    当然了,德川幕府作出的让步仅仅只是允许大明对石见银山进行投资,大家联合开发,而没有割让石见银山的意思。

    石见银山对日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没有石见银山,日本光靠人口贸易和出口劳工,根本无力向大明购买那么多的军火和初级工业产品。

    而所谓的联合开发,说白了也就是大明提供资金和技术,德川幕府和毛利氏提供人力和矿山,三方均分利润。

    至于说怎么让毛利氏同意大明入场瓜分银山的利益……

    嗯……怎么说呢,这不是大明该考虑的问题。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