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道天下

章节目录 第22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本来也是走个过场,给赵温面子,以资鼓励。

    坐得太久,面子给得太多,反而不美。

    这也是他最近刚悟出来的道理。

    以前也听说过,却没有机会实践。现在有了亲身体会,才知道其中妙处。

    就拿赵温来说,以前他再给赵温面子,赵温都觉得理所当然,绝不会像现在这么激动,热泪盈眶。

    返回御帐时,刘协看了一眼司空张喜的帐篷,然后又收回了目光。

    对张喜,他已经不抱希望了。

    身为汝南人,张喜与袁氏的利益纠缠太深,很难分割清楚。

    不过他不能直接赶张喜走。

    张喜也是有功之臣。

    去年为生母王美人拟定尊号,昭告天下他是先帝血脉时,张喜曾参与其中,颇有建树。

    轻易地罢黜张喜,只会让更多的人寒心,逼迫他们支持袁绍,不符合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

    投鼠忌器,莫过如此。

    ——

    刘协双手拢在袖中,缓缓而前。

    杨修紧随其后,神情肃穆如故,并没有因为刘协接受了他的建议就有所松弛。

    “太尉无恙否?”刘协问道,仿佛自言自语。

    “谢陛下挂念,家父无恙。”杨修悄悄地松了一口气。

    以天子的聪明,不难猜到杨彪在其中的作用,也很容易猜到他见驾之前已经见过了王邑、张喜。

    天子选择了不提,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只关心他的父亲杨彪安危,也就避免了他的尴尬。

    “上次问你的问题,可有答案?”刘协问道。

    杨修不来找他,他也要让人去找杨修。

    那二十个儒生寄托了他的希望,绝非可有可无,不能让杨修毁了。

    只是杨修生性自负,不能直接批评,还要讲究些方式方法,适当的迂回一下。

    杨修思索片刻,摇摇头。“尚无思路,还请陛下再给些时间。”

    “无妨,你大可以慢慢思考。”刘协轻声笑了起来,转头打量着杨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思考,便意味着你已经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

    杨修惭愧地笑了笑,心情很复杂。

    明明他比天子还大几岁,可是一谈到这些问题,他就像个稚童一般,全无自信可言。

    十几年的苦读一点用处也没有。

    “你带的那些儒生如何,有可用之人乎?”

    杨修下意识地咂了咂嘴。“陛下,这些人治学甚诚,天赋却着实一般,年龄偏大,旧习难改。虽有为朝廷效力之心,说起圣人典籍也有可取之处,做事却不切实际。这几日在后将军营中,多有出乖露丑之举,很是难堪。”

    “是么?说来听听。”刘协心中一紧,却还是不动声色,耐心地追问道。

    “比如有人讲书,只顾自己说得开心,一字讲解数千言,将士们已昏昏欲睡,他犹自不肯罢休。有人强调礼仪,要求所有的将士都执拜师礼,不可有一丝疏慢。更有胜者,竟要求将士送束脩,说是圣人之礼不可废……”

    杨修越说越无奈,连连摇头叹息,一脸的嫌弃。

    刘协也是大跌眼镜。

    他只是感觉效果不佳,却没想到会如此之差。

    看来当初的设想还是太乐观了,杨修能成,不代表其他人也能成。

    不是每个人都能和杨修相提并论的。

    或者说,没几个人能和杨修相提并论。

    就拿束脩而言,杨修根本看不上那几个小钱。

    但那些儒生则不同,他们可能迫切地需要改善生活。既然有圣人之礼这么好的理由,没道理不用。

    读书求官,最后都是为了改善生活,这本身并没有错。

    真正潜心治学的,谁会冒着生命危险,跟着朝廷西行,找个地方隐居岂不更安静。

    有门路的早跑了,留下来的都是没门路的。明知朝廷余日无多,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

    刘协由气愤而无奈,由无奈而同情,不由自主的叹了一口气。

    “德祖,知易行难,耐心点。稍后领一些钱粮去,先发半个月的俸禄,解燃眉之急。到了河东,想办法筹些钱粮,再做计较。”

    “唯。”杨修又叹了一口气,无奈地点点头,神情沮丧。

    刘协顺势说道:“你也要想想如何改进,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四世三公之后,衣食无忧。”

    “陛下……”杨修很无语,一脑门黑线。

    怎么说来说去,反而成了我的责任?

    “你只顾着抱怨,可曾设身处地的想想他们为何如此?如果你和他们一样,除了自己,身后还有几张嘴等着吃饭,还会对束脩不屑一顾吗?”

    杨修张了张嘴,却不得不承认天子说得有理。

    “臣愧对陛下。”

    “初临政事,难免有所不足,及时加以改进才是。”刘协顿了顿,又道:“你如此,朕也不例外。圣人之言或许有理,却无法解决每个问题,还需要我们以身践行。”

    见天子又习惯性的非议圣人,杨修很想为圣人辩护几句,奈何底气实在不足。

    他倒是满腹经纶,却管不好二十个同样读了一辈子书的儒生,还有什么脸以圣人门徒自居。

    纠结了半晌,杨修还是只能接受天子的意见。

    辩论证明不了圣人的道高明,只有行动才可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