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2358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江南之地,乃是我大明重地,一直以来也是我大明的税赋要地,但是现在,江南地区的税收占比正在逐年的下降。”

    “江南的情况极其的特殊,非能人所不能治。”

    “臣推荐现任南直隶税务总督王守仁出任南直隶布政使。”

    刘晋将一份奏疏递交上去,然后非常认真的说道。

    这份奏疏就是刘晋最新拟好的人事安排,这其中涉及了大量封疆大吏的调动,也涉及了大量官员的升迁和任免。

    当然,这其中最重要的关于封疆大吏的任免、升迁情况,刘晋一个人算了不算,只有推举的权力,需要经过内阁商议,再经过弘治皇帝这边批准才能够生效。

    “王守仁?”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仔细的沉吟起来。

    他对王守仁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觉得他是一个和刘晋一样有才能的大臣,而且这一次,高元龙、钱启等人一上来就是弹劾王守仁,很显然王守仁在南直隶当税务总督和他们之间肯定是发生了很多事情。

    同时弘治皇帝也知道刘晋和王守仁是同年中举,彼此还是好友,和太子朱厚照关系也不错。

    “他倒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想清楚了这些,弘治皇帝也是微微点头表示了认可。

    王守仁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以前和刘晋、张懋出征过倭国、辽东、南洋等地,也是获得了公爵的爵位。

    当南直隶税务总督的这几年也是可圈可点,南直隶收上来的税银也是连年增长,虽然不如北直隶,但也是大明最为重要的税赋之地了。

    “陛下,这王守仁会不会太年轻了一些?”

    刘健想了想问道。

    “任免官员应该是注重能力,而不是看资历,任人唯贤,南直隶这边,如果是一般的官员,恐怕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李东阳微微摇头说道。

    “李公所言甚是,王守仁虽然年轻,但是能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的,臣以为他可以胜任。”

    张懋也是跟着点点头说道。

    他和王守仁共事过,王守仁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也是让张懋刮目相看,别看他是一个文臣,但是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丝毫不属于大明军中这些赫赫有名的将帅。

    “臣觉得提拔王守仁的话,会不会太快了一些,他也太年轻了一些,他父亲王华的官职都还没他高,而且他当南直隶税务总督的时候,已经得罪了江南地区的士绅、商人等等,再任命他为南直隶布政使,恐怕人心不服啊。”

    谢迁想了想说道。

    他当然是反对王守仁去当南直隶布政使的,要是让王守仁当了南直隶布政使,这南直隶还不要闹翻天了,现在弘治皇帝又要彻查税务衙门被冲击一事,他都能够预感到江南地区将会发生巨大的震动了。

    “谢公此言差矣~”

    “正是因为江南之地的这些特殊情况,所以才需要任用有才能的人去治理江南,江南一直以来都是我大明的税赋重地,如果是像冯时庸这样的官员,岂不是要耽误了南直隶的发展?”

    刘晋看了看谢迁,笑着说道。

    “刘晋说的不错,江南之地,非能人所不能治,王守仁是非常合适的。”

    佀钟也是跟着郑重的点头表示赞同。

    “既然大家的意见都差不多,那就这样办,大家都看看这份奏疏,商讨下上面的一些人事安排~”

    弘治皇帝看了看几人,直接就定了下来。

    第1425章 纳税光荣

    翌日清晨,伴随着初春的寒风,京城的大街小巷,一个个报童背着满满的报纸行走在大街小巷,一边走也是一边大声的吆喝起来。

    “卖报~卖报!”

    “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纳税是每一个人向大明天子、大明帝国尽忠、尽孝的方式,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武力抗税严重触犯大明律法,全族流放万里!”

    “朝廷所收之税,各项主要开始明细体现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朝廷只有手中有钱了,才能够武装起强大的军队,对外开疆拓土,而不是任人欺辱。”

    “朝廷手中有钱了,才能够组织起大规模的基建,兴建公路、铁路、港口、堤坝、水库、疏通淤塞的河道,便捷交通、防洪蓄水、增加就业,促进大明的繁荣富强。”

    “朝廷手中有钱了,才能够大力的兴办学校和医院,让更多的孩子能够接受廉价的教育,让更多人的享受更好的医疗服务。”

    “……”

    伴随着报童的吆喝,整个京津地区都开始逐渐的苏醒过来,大量的人从一个个角落之中走出,迅速的买走报童手中的报纸。

    昨天朝堂之上发生的事情早已经在京城传开了,这京城的老少爷们都在等着报纸进行相关的报道,以便详细的知晓昨日所发生的事情。

    好好的一个早朝,竟然变成了菜市场,双方之间围绕着要不要征商税,要不要废黜税务衙门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同时这件事情还涉及到了南直隶这边有人冲击税务衙门一事,这就有得看了。

    对于京城的老少爷们来说,这些可都是要弄清楚的,不然坐下来什么都不知道,你都没有什么谈资了。

    京城的一处茶楼之中,众多才茶客一边吃早茶,一边看报纸,同时也是静静听着读报先生在哪里讲解今天的报纸。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