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2758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样的好处也显而易见,人少了,对自然的破坏就更小了,未必就一定要实行特别的保护,这自然环境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该保护的还要保护,正因为大明现在有这个条件,那就更应该好好的保护起来,反正现在也不愁粮食,也不愁土地,不愁资源,适当的保护起这些珍贵的资源,那也是给后世子孙留下的一笔宝贵财富。

    “原来如此,这是出自《孟子》里面的思想吧,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王守仁仔细的想了想说道。

    “就是这个意思,禁渔、休渔也是为了长久的生计,为了后代子孙也能够看到长江之中的这些精灵。”

    刘晋笑了笑点点头,随即也是在长江边这边随意的走动起来。

    看看眼前的长江,很快刘晋就想起了杨慎的《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啊~”

    刘晋忍不住念了起来。

    眼前的长江,古有三国的曹操望江叹息,后有伟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点评千古帝王,不知道有多少雄才大略者对它感叹,也不知道有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吟诗弄词。

    “刘公,好词啊!”

    一旁的王守仁一听,顿时就忍不住眼前一亮。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妙啊,妙啊,此文足以流传千古!”

    “咳咳~咳咳~”

    刘晋一听,顿时老脸一红,这抄袭他人的诗词真是有点丢人。

    “刘公,有没有下阙?”

    王守仁却是看不出刘晋的不好意思,仔细的品味,想了想又问道。

    他觉得刘晋这是看长江有感而发,诗兴大发,故而写了此词。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刘晋老脸更红了,想了想,既然抄袭了那就干脆抄袭到底算了,走几遍就念出一段,也是将这首大名鼎鼎的《临江仙》给念了出来。

    第1661章 长江大桥开工

    “此文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荡气回肠,既有淡泊宁静之感,又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短短几十字揭露出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于其中的永恒价值,在成功与失败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历史兴衰之感、人生浮沉只慨。”

    “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既有唐代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之感,又有宋代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意境。”

    “妙啊,妙啊!”

    王守仁仔细的回味着刘远念出来的词,回味之后,也是忍不住大加赞赏起来,对刘晋也是忍不住再次刮目相看。

    一直以来虽然对刘晋很是佩服,在治国之道上面,刘晋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同时刘晋大力兴办教育的高尚情操,也是让王守仁很敬佩。

    没想到刘晋竟然还能够写出如此荡气回肠的诗词来,实在是让人钦佩。

    “咳咳,咳咳~”

    “过奖、过奖了!”

    刘晋的老脸都红了,希望这以后杨慎不要找自己来要版权费就好了。

    很快,刘晋所作的《临江仙》就飞速的传播开来,这江南之地,读书人很多,自古以来就喜欢玩诗词歌赋之类的。

    对于有才学的才子,那也是相当的追捧。

    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等吴中才子,尽管考功名上那是屡战屡败,但因为有才,故而一直以来也是被人追捧,他们的字画即便是在这个时期,那也是很值钱的。

    刘晋的大明,早就已经传遍了大明的大江南北,状元郎、内阁大臣、高人子弟等等诸多的光环在身。

    现在这首词一出,顿时就惊艳了整个江南的读书人,很多郁郁不得志的才子更是感同身受,顿时间就觉得仿佛遇到了知音一般。

    一时之间,有大量的才子纷纷星夜兼程的赶往金陵这边,想要一堵刘晋的风采。

    只是刘晋是一个大忙人,哪里有空去理会他们。

    几天之后,长江岸边,伴随着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上千人聚集在江边,同时也在江边搭建起了一个祭祀台,用来祭祀长江里面的龙王和河神。

    这个时期的人对此还是非常迷信的,往往在重要项目开工的时候都会有一番庆祝、祭祀的活动。

    当然,这个传统其实一直延续到了后世,后世做工程的都知道,在修大桥、挖隧道之类的时候,往往都要杀猪、杀羊来祭祀一番,祈求一切顺利。

    在大明这个时期,大家对此就看的更重了,有很多忌讳的东西。

    开工的日期都是经过千挑万选,时辰都有着极其严格的规定,连献祭给龙王、河神的贡品都极有讲究。

    有三头牛、六头猪、九头羊,至于鸡鸭鱼、酒之类的就更多了,总是就是一个意思,要表达出对龙王爷、河神的足够尊重。

    “吉时已到!”

    “请太子殿下祭文!”

    整个开工现场,南京这边大大小小的官员全部到齐,看过去的时候,一片红色的海洋,南京这边有六部,级别那都是很高的。

    朱厚照身穿太子服,一身明黄色的蟒袍,金丝冠,此时此刻也是显得极其的严肃,手持一祭文一步步登上祭台,随即大声的朗诵起来。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