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3268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们天津水泥厂那可是当今太子爷和内阁首辅刘晋刘公的产业,从来都是说一不二,一个唾沫一个钉。”

    “对于手下干活的伙计历来都是极好的,签订的合同是多少就是多少,一文钱都不会少你的。”

    招工的主管一听,顿时就一本正经的回道。

    “原来是太子殿下和内阁首辅大人的产业啊!”

    众人一听,顿时就直点头了,顿时就有很多人纷纷据说说道:“我,我想来~”

    “我也想来~”

    “要我吧,我虽然吃的多,但力气也大,干活也卖力。”

    “哈哈,要的就是能吃能干的。”

    招工的主管一听顿时就笑着说道:“想要来面试的,大家都排好队,排好队,带好自己的身份牌了。”

    “我们水泥厂干活,干的是体力活,所以要求身强体壮的,当然了,我们商行从来都不会亏待大家,现在的工资是低了点,但大家以后每年都可以逐年加工资的,大家好好的替太子爷和刘公干活。”

    “以后厂里面还会请人来教大家读书识字,这只要读书识字了,以后就可以提拔当管理,有的是机会,大家唯一需用记住的就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事、做人。”

    招工的主管一看响应者很多,顿时就高兴的喊了起来。

    四川这边即将要进行大建设了,肯定是要大量的用到水泥的,所以四川分厂的规模也是比较大,根据规划,这个分厂首期用工数量就要超过5000人,到时候产出的水泥不仅仅要满足四川这边的需求,更是要往整个西南地区销售。

    “铛~铛~”

    “招工了,招工了!”

    “密云铁厂四川分厂招工了!”

    “要求新式学校中学毕业,保吃住,月钱5两银子起步,有技术者优秀,待遇从优。”

    “每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每天工作八小时,年底有奖金!”

    这边水泥厂在招人,另外一条街道这里,钢铁厂也同样在敲锣打鼓的招人,伴随着锣鼓喧天,顿时就聚集起大量的人。

    “一个月5两银子!”

    “我来,我来!”

    有人一听,顿时就举起手喊了起来。

    “你上过学没有?”

    “没有~”

    “认识字吗?”

    “不认识~”

    “走开,走开,没过书的我们不要。”

    “我,我是读过新式学校的小学,认识字也会算数。”

    “小学?”

    “可以,算你一个,去那边填资料、体检、签合同。”

    “为什么一定要读过新式学校的人啊?”

    “不就是打铁吗?谁不会一样,我力气大的很,招我吧?”

    “我们钢铁厂可不是铁匠铺,不是说力气大就可以了,我们要的是懂冶炼的人才,要的是懂技术的工人,你以为我们钢铁厂是拿着锤子干活的吗?”

    招工的主管一听,顿时就笑了起来。

    “铁匠铺能够给你5两银子的月钱吗?”

    “这钱可不是那么好拿的,要有技术、要懂一些东西才可以的,而且进了钢铁厂还经过培训才可以上岗,没读过书,不识字,不会算数的根本就没办法适应的。”

    “你可以去隔壁的水泥厂哪里试试,哪里招工没有什么要求,要的就是力气大的,力气大干活多的还拿钱更多。”

    “真的啊?”

    “那我去旁边看看了。”

    “哈哈~”

    类似于这的一幕在成都各处的街头上演,一个个大工厂、大商行也是纷纷的进驻四川,准备在这里大展拳脚,投资工厂、商行、作坊等等。

    一时之间,整个四川都在传这个事情。

    “听说了吗?”

    “成都这边有很多的工厂、商行在招人呢,这最低的一个月都开到了4两银子的月钱了呢,还保持住呢。”

    “真的假的啊?”

    “当然是真的了,我二叔刚刚才从成都回来,现在家里面的几个兄弟都准备去成都这边呢,他们家四兄弟,这要是都进水泥厂的话,这一个月都可以赚20两银子呢,几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回家里该一栋漂亮的大房子呢。”

    “真的呀?”

    “肯定是真的了,赶紧收拾、收拾,我们一起去成都。”

    “走,走,必须去,这样的好事错过了就可惜了,这辛辛苦苦种地,一年也见到几个铜钱,这去工厂上面竟然一个月都几两银子呢。”

    “可不是嘛,现在知道消息的人都在往成都这边跑呢。”

    “天子对我们四川人是真的没话说啊,又是投资大量的银子修铁路,又是要振兴四川和西南,说要在我们四川大规模的投资修公路、建桥梁、修铁路呢。”

    “还给了税收上的优惠呢,这不就吸引了大量的工厂、商行前来我们四川这边开办分厂、商行嘛,所以就需用大量的工人呢。”

    “原来如此,走,走,赶紧收拾、收拾去成都。”

    “对,对,赶紧去走,迟了的话,他们招满人了,我们可就没机会了。”

    一个个村子里面,得知消息的人在纷纷奔走相告,急匆匆的收拾东西,邀上自己的兄弟、好友就往成都这边跑。

    消息很快也传到了贫穷的魏家村。

    魏家村人多地少,一直以来都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光棍村,因为魏家村这里一直以来都只有女儿嫁出去,很少媳妇娶进门。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