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章节目录 第3474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们可以效仿大明帝国这边,发行西班牙报纸,通过报纸的宣传,掌握舆论,宣传对陛下有利的一些言论,打击那些反对者的声音。”

    托雷斯想了想说道。

    “这是一个好主意,报纸是非常好的东西,可以大大的宣传国家的政策,安定人心,传播信息等等。”

    阿费雷德一听,也是连忙点头。

    “等到陛下巩固了手中的权力,我们整个西班牙都将拧成一块,力量将会空前强大起来,到时候无论是法兰西还是葡萄牙,又或者是统一整个欧洲,都不是什么事情。”

    “未来,我们还必须要确认统一的语言和文字,只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才能够真正的长久的统一在一起。”

    “书同文车同轨,当年秦始皇所订下来的一切,造就了东方的大一统,欧洲之所以分散,始终无法真正的统一,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

    “各地有各自的语言和文字、货币等等,即便是一时的统一,最终也是会分崩离析。”

    “对,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字,未来我们还要学习大明,实行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等等,将诸多基础性的东西进行统一。”

    “等到国力强盛起来之后,再各地修筑铁路和公路,以次来连接整个欧洲各地,加强彼此的联系,让整个欧洲真正的成为一个整体,就如大明帝国一般,纵然疆土广袤,有了铁路的存在,各地之间的往来也将变的无比快速、便捷。”

    “未来,我们还要学习大明帝国发展属于我们自己的工业……”

    第2092章 又是艰难的一年

    大明辽东,刘晋正皱着眉头感受着辽东的寒冷。

    现在已经是弘治四十年了,而且都已经立夏了,然而在小冰河期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出现,即便是夏天的时候突然下雪、起霜都不算什么。

    这立夏之后,辽东地区依然寒冷,大雪纷飞自然也更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

    “这小冰河期的鬼天气!”

    刘晋皱着眉头骂了起来。

    没有真正经历过小冰河期的人恐怕是很难明白小冰河期的意义和威力,极其的反常,极端的气候,寒冷、干燥。

    这对于农业生产影响是最大的,几乎可以导致整年都颗粒无收。

    关键是还反复无常,频繁的给你上演,大前年冬天寒冷无比,前年干旱,去年好不容易过了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去年冬天的时候又寒冷无比。

    这到了今年,都已经立夏了,然而大明各地的气温比起往年来要低很多,本来辽东地区已经到了开始耕种的时候了。

    但是现在这里天寒地冻,大雪纷飞,根本就没办法进行耕种,只能够等,等到气温回升之后才可以开始耕种。

    “刘公,今年恐怕又要和前年差不多了,冬天的时候寒冷无比,接着就可能又是一个大旱之年。”

    刘晋的身边,李昆、童瑞也跟随着一起过来,看到眼前的样子,也是忧心忡忡的说道。

    “嗯,确实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刘晋也是郑重点点头。

    反复无常的小冰河期,轮番上演的极端气候。

    这还并不是小冰河期最厉害的时候,再过几十年的时间才是小冰河期最厉害的时候,那个时候,甚至于可以出现接连七八年的大旱,整个大明北方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都经历前所未有的干旱气候。

    至于说这种持续两三年,或者是间歇性大旱、大寒的天气,在小冰河期那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

    此外,北方干旱无比,南方这边则是洪涝连连,有时候又给你来个北方洪涝,南方干旱,反复无常,伴随着的就是大规模的瘟疫流行、蝗虫肆虐。

    后世之人可能很难想象这种气候到底有多厉害,因为后世即便是有洪涝、干旱灾害,但似乎好像也就是顶了天说某某湖泊干涸了变成了草原什么的。

    小冰河期的干旱是黄河都断流、草木都枯黄的这种程度,赤地千里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那是真正的赤地千里,滴水不下的程度。

    “唉,老天爷反复无常啊,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童瑞感叹一声说道。

    他前年的时候还是河南布政使,经历过那场大旱灾,那真的是赤地千里,干旱无比,放在以往的任何朝代,那都是要易子而食、饿殍满地的。

    也就是现在的大明帝国国力强盛,粮食储备充足,所以才没有出现动乱和人间惨剧之类的事情。

    “老天爷的事情我们决定不了,我们能做的就是人定胜天,用自己的努力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传令各地粮仓检查粮食储备,务必如实汇报,如果有虚假隐瞒者,必定严惩!”

    刘晋想了想下令道。

    “是!”

    李昆和童瑞两人连忙齐声的回道。

    灾荒不可怕,前年就刚刚经历过,关键还是要有足够的粮食储备,只要手中有粮,心中就不慌。

    不管出现什么事情都不用怕,如果没有粮食的话,那就真的完蛋了,天灾加人祸,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出现。

    深知这一点的刘晋一直对这方面的事情非常的重视,去年冬天的时候就已经下令给各地,彻查各地的粮食储备情况。

    粮食储备不够的及时从外地调粮增加储备,确保各地的粮食储备足够各地百姓的粮食需求。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