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章节目录 第17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高澄的催促下,日行二百四十里,这完全是在透支这批战马的健康。

    赶到潼关又是一场厮杀,之后急急忙忙撤回弘农,待终于能够停歇下来,这些精贵的战马也泄了最后一口气,尽皆瘫倒下来。

    这种伤感情绪高澄能懂,十岁那年高欢送他的小黑马在陪了他四年后,也因这场奔袭被跑废了。

    “孝先,你去将京畿将士都召集起来。”

    高澄站在营门外对轻伤在身的段韶吩咐道。

    段韶领命而去。

    高澄等将士们被聚集,才领着众人入营。

    看着一张张悲伤面孔,高澄深吸一口气,对众人喊道:

    “今天我们失去了八百余袍泽兄弟,我!京畿大都督高澄,向你们承诺,我会照养死难者的遗孤。

    “你们不要低着头,今天是我们胜了!奔袭四百八十里,救下上千名关东将士!你们的功劳没人能够抹杀,回到洛阳,我会禀明天子,论功行赏。

    “你们也许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有一场救援,但我告诉诸位,我不只是你们的京畿大都督,更是渤海王世子,我珍视为高氏效死的每一名士卒。

    “一旦有一天,你们身处险境,我高澄只要得知消息,纵使相隔万里,也会领军救援!”

    众将士闻听高澄的承诺,才将悲伤之色敛去,纷纷高呼:

    “愿为大都督效死!”

    高澄这才神色轻松地对众人继续道:

    “我知道你们之中有不少人失去了视作伙伴的战马,我向你们承诺,我会往晋阳向父王请求调拨一批战马,你们要做好准备,将来不再只是照顾一匹战马,到时候分到大家手上会有两匹、三匹,你们可要为我照顾好了!”

    一番安抚终于将营中悲伤的气氛冲淡,当高澄回到弘农郡守安排的府邸正要歇息,就得到传报,窦泰在府外等候。

    高澄亲自出门迎接。

    窦泰面容依旧憔悴,但那股颓废的气息却不见了踪影。

    “世子今日救助之恩,泰铭记在心。”

    高澄一把拉起窦泰的手:

    “姨父随我入府叙话。”

    两人就坐,高澄还是不肯放手,他说道:

    “姨父,我今日救你并不是要得你感激,只因为你是我的姨父。

    “今日你轻言生死,致家眷于何地,又致我与母妃于何地。

    “你、舅父、段姨父,都是我与母妃的仰仗。

    “我们之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你若轻言身死,便是折我羽翼,你若重新振作,便是为我助力。

    “在营帐时,澄冒犯了姨父,还请姨父见谅。”

    窦泰闻言大为感慨:

    “往日我多在军旅,与世子少有往来,今日才知道黑女有个好甥儿。”

    两人又是一番叙旧,高澄才将都窦泰送出府门。

    得益于高欢的人格魅力,高氏元从几乎人人忠勇可信。

    历史上的高敖曹宁死不降,言语豪迈地让人取他头颅换取公爵。

    窦泰小关兵败,自刎而亡。

    就连和高欢无亲无故,与窦泰同是怀朔大安人派系的莫多娄贷文,将来也是力竭战死,却不言降。

    而先后执掌晋阳兵权的段韶、斛律光,无论高家子弟在邺城如何荒唐,对高氏的忠诚从未改变。

    送走了窦泰,高澄终于能够休息。

    而远在潼关的宇文泰却睡不着觉。

    将领们统计战果,骑卒追击窦泰,以及潼关步卒掩杀被窦泰抛弃的攻城部队,两相合计,俘斩共有万余,轻骑追击尽是斩获,步卒掩杀多得俘虏,这毫无疑问是一场大胜。

    数据与高澄统计的损失两万之众相差甚远,两者出入自然是溃散奔逃的部众。

    宇文泰看着弹冠相庆的将领们,却只能强颜欢笑。

    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知道领军救援窦泰的是高欢世子高澄。

    也清楚高澄手中只有五千疲惫骑卒,居然从他手中轻易救走了窦泰,这让宇文泰深感忧虑。

    一个贺六浑就足够棘手,高澄也不是易予之辈。

    联想到自己与高欢的实力对比,宇文泰眉头紧锁,仿佛他才是吃了败仗的人。

    第一百一十八章 战马

    担心归途受到宇文泰袭击,高澄暂驻弘农,等待斛律光、慕容绍宗、高季式领步卒接应。

    期间派遣骑卒外出收拢溃兵之余,又多次派出信使,交代斛律光等人小心提防。

    五月十七,在收拢了三四千溃兵后,高澄在弘农与斛律光等人会师。

    有他们的护卫这才放心启程,与窦泰一同回师洛阳。

    对于这场发生在潼关附近的伏击战,东西两魏各有表述。

    西魏大肆渲染宇文泰六千轻骑大破高澄窦泰五万联军,俘斩一万六千余人,仿佛整场战斗与掩杀窦泰攻城部队的潼关步卒并没有多少关系。

    什么!夸大战果?窦泰是不是带两万部众南下?高澄麾下是不是有三万四千人的京畿军团?那可不就是五万联军么。

    而高欢在知晓具体战况后,在他的授意下,东魏着重表现高澄料敌于先,预料到窦泰有难,率五千轻骑两天奔袭四百八十里,以五千疲惫之师大破宇文泰上万骑兵,将宇文泰赶回潼关,至于具体战损比,反倒忽略不提。

    从两家各自对潼关之战的表述来看,似乎这一战并没有失败者,堪称双赢,但内里虚实只有他们自己清楚。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