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北魏末年

章节目录 第603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其实南梁也是分过田的,萧衍早年间曾下令,凡是荒田废宅被没收为公田的,除官府已垦种的部分外,都分给贫民,同时禁止宗室士族侵占公田。

    但以萧衍对宗室士族们的纵容,这所谓的禁止令又能有多大效果。

    举个例子,萧衍六弟萧宏与萧衍长女永兴公主私通,并与其谋划篡位,指使仆人刺杀萧衍,事败,萧衍处死刺客,永兴公主受惊而死,而萧宏虽被降职免官,但很快又为他恢复官爵,520年升任太尉、扬州刺史、侍中,526年,萧宏病重将死时,萧衍七次前往探病,萧宏死后,又以极高的规格为他下葬。

    萧衍对宗室的宽容,甚至可以说达到了一种骇人听闻的地步,这也是萧渊明能够继续受到重用的原因。

    萧宏刺杀萧衍,与萧衍之女乱伦都能被原谅,何况萧渊明在留学北齐期间,可是为南梁挣了不少脸面。

    就在淮南各地为民众分配土地的时候,大量北齐新铸货币也运抵淮南各州县,高澄也着手拟诏。

    北齐建国后,由高隆之主持,新铸昭德通宝,同样是足称货币,民间可以用大将军五铢钱交换,由官府赎回,赎回的大将军五铢钱则熔后继续铸造新币。

    昭德元年(548年),九月二十七,高澄又下诏,禁止原有的南梁足陌钱流通,淮南百姓可与当地官府等额兑换昭德通宝。

    收集起来的足陌钱,高澄并未如大将军五铢钱一般熔铸新币,而是计划暗中将它们运往南梁,在萧渊明的帮助下,采购偷运物资。

    至于萧渊明是否会同意帮这份忙,倒无需担忧。

    虽然收了萧渊明四名美妾,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毕竟小高王发动北齐文武为萧渊明造势,撇清八公山之败,这份恩情可不是能够轻易偿还。

    况且章、于、王、阮四女本就是北齐俘虏,又不算是萧渊明赠妾。

    如今萧渊明镇守丹阳,节制巡江水师,这么好的职位,不用来走私物资,着实浪费了,当然,高澄也不吃独食,其中利润,百里抽一,留给萧渊明与他麾下的巡江水师喝点汤水,结个善缘。

    高澄用等额的昭德通宝兑换了大量的足陌钱,毕竟足陌钱是南梁指定通用货币,若民众不使用,则要接受三年劳役,诺大的淮南,足陌钱的数量还能少得了吗,本就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额存在。

    而足陌钱在南梁,又是另一番价格,35钱便能当作100钱使用,其中存在65钱的差值。

    哪怕算上运输成本,利润也能海了去,可想而知高澄计划给予萧渊明以及他麾下3000巡江水师百分之一的利润,究竟是多大的财富。

    也许有一天北齐试图偷渡长江,会发现巡江水师早就被自家天子给买通了。

    高澄并没打算命高隆之伪造足陌钱,他估计等淮南这批足陌钱砸向江南市场,足以将钱币价值给打下去,等市场反应过来,断不可能再出现35钱当百钱使用的乱象。

    你看,高澄这个孙女婿多体贴,还为萧衍的货币市场操心,结了这么一门亲事,萧衍赚麻了。

    只是足陌钱贬值,又加之高澄买去大量物资偷运至北方,双重作用下,只怕会使得钱贱物贵,而此前囤积足陌钱的士族豪强们若是出于恐慌,大量抛出,再给南梁经济以重击,江南会是个什么局面可就不关他小高王的事了。

    没给你萧衍伪造足陌钱雪上加霜,就不错了。

    事后,据高季式统计,光是使用淮南足陌钱对南梁进行经济掠夺,所获取的收益,足以抵消此次南征物资耗用,以及战后封赏、抚恤,相当于高澄白赚一个淮南,以及南梁赎买战俘的十余万匹布绢。

    也不能忘了热情的南梁君臣为小高王送上的新婚贺礼,满满十屋子贺礼,外加萧衍所赠一万匹丝绸。

    好人啊。

    第三百八十三章 风波

    昭德元年(548年),九月二十七日,高澄去信萧渊明,暗示自己需要在江南采购物资,由丹阳运往江北,希望镇守丹阳的萧渊明能够提供便利,愿意拿百分之一的利润作为报酬。

    齐主高澄亲自去信要做的生意,哪怕只是百分之一的利润,换算成铜钱,也足以将萧渊明与他麾下的3000巡江水师给砸死。

    十月初一,高澄即收到萧渊明的回信,他表示自己回到江南以来,一直在思索该如何报答高澄的恩情,如今既然有用得着他的地方,又何必再说什么报酬。

    但高澄还是大手一挥,依旧许了百分之一的利润,命散骑常侍王伟坐镇历阳,专门负责与萧渊明接洽,安排人采买、运输,以及贿赂。

    随着第一批淮南足陌钱在萧渊明与巡江水师的掩护下运抵江南,高澄也为南梁埋下了一颗经济炸弹。

    十月初二,高澄再次发布诏令,为了方便安插大将镇守,将淮南划分为寿、合、扬三州。

    任段韶为寿州刺史,出镇寿阳,领淮南北部地区。

    命高岳为合州刺史,出镇合肥,领江北西部地区。

    以厍狄干为扬州刺史,出镇广陵,领江北东部地区,节制五万水师。

    同时,王伟被任命为扬州长史,只是他这个长史不处理政务,专职负责采购、转运江南物资。

    偌大的淮南之地,只被分为三州,其实并不妥当,当北齐在淮南的统治深入人心,日后自然会对三州进行细分。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