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旅明

章节目录 第853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哼,谅你也不敢!莫要拿自家头颅来试本将的刀!”

    李继春闻言伸开手掌,用指头拨拉了掌心的黑豆,仔细查验。

    半晌后,大人貌似查验完毕,最后顺手往自家嘴里扔了几颗,香甜地嚼来嚼去:“马料不错,是好货。”

    第582节 大凌河之战(一)

    从收到第一批物资开始,接下来的8月下旬到9月上旬这段日子里,永平李继春部开始连续接收战略物资。

    源源不断的私人商队从天津出发,带来了大批粮秣、被服、武器和战马。

    截止目前,春雷营实际在册士兵人数是1200人,这其中包含300名训练时间不足3个月的新兵。也就是说,训练时间超过半年,有资格上阵的士兵人数是900人。

    然而现如今储存在卫城里的军备,却能武装3000人。其中储备的粮食,可以支撑3000人马作战半年,守城10个月。

    以上这些,是按照某本后勤条例规定的新军消耗额度来计算的。如果照着李参将私下里计算的旧军队作战模式,那么这些物资足可以让1万大明叫花子守城1年半还有富裕。

    于是有点神经质的李大人,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在仓库里流连忘返。

    一排排火枪,一筒筒铁皮压缩饼干,一包包军服,一柄柄刀矛,还有那一匹匹膘肥体壮的良驹……老李自打从军以来,就没见过如此奢豪的物资储备。

    再一次亲手点验完库房里堆积如山的军需,李参将志得意满,背手大笑。

    从这一刻起,永平卫城,乃至盘踞在其中的春雷营,就已经脱胎换骨,正式成为了穿越势力在明国北方的重要军事支点之一。

    有些事情,以李参将的级别现在不会知道。按照规划,永平卫城将会持续修建仓储,暗中存储军备物资。在未来,这里最低限度要能支持军一级部队的高强度作战需要。

    所以眼下这些物资储备,其实在穿越者辛勤耕耘的南方工业区,已经唬不到人了……也就能震精一下李继春这类没见过市面的北方穷鬼。

    除了常规补给之外,考虑到关外的狭窄地形和非水网特性,在9月初,天津站还专门派遣独立骑兵营的骑兵,给春雷营押运来一批特殊作战物资:地雷。

    对于工艺简单的铸铁地雷,以穿越者现今的工业能力,想造自然就造出来了。

    之所以这玩意没有在南方大规模使用,主要还是对手弱鸡的缘故——地雷是一种防御性武器,在南边,目前还没什么势力能把曹大帅的部曲打到埋地雷防守的地步,光看见穿越众天天四处欺负别人了。

    再加上南方潮湿,地雷这东西保管起来费时费力,一不小心受潮,就和矿山哑炮一样变成不定时大杀器了,所以一直以来没有推广开。

    也就是这次为了应对关外之事,再加上总参要提前测试各种新兵器在北方的作战能力,所以才下令兵工厂专门生产了一批铸铁地雷,万里迢迢送到了李继春部。

    送来李继春部的地雷款式很少,只有两款,“温暖一型”和“温暖二型”。

    两款地雷大小外观威力几乎一样,区别只是引爆方式:一款压发,一款拉发。

    总得来说,温暖牌地雷的制作工艺是相当高端的……由于有着后世工业理论以及正规工业生产线的支撑,所以哪怕是老式铸铁地雷,也足以超过当年土八路那些粗糙的边区货七八条街。

    温暖牌地雷,外壳是用不均匀铸造模式生产的铸铁片。在爆炸时,厚薄不一的铸铁破片可以更加轻松地飞散,给敌人造成更大伤害。

    考虑到这个年代的敌人都是密集队形,外带对地雷作战模式不熟悉,所以温暖系列个头普遍偏大。小孩脑袋大的黑坨坨里,塞满了专用黑火药——这个和需要稳定燃烧的枪炮药硝硫比例不同,这个专一追求猛烈的瞬间爆发效果,所谓的猛火药是也。

    一颗地雷中,科技含量最高的零件,是引信。

    温暖牌系列的引信,都是最简单的着发引信。这个对于已经生产了无数火帽的穿越军工系统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真正需要考验工业能力的,反倒是防潮、防误爆这方面。毕竟穿越体系目前的化学生产能力还很薄弱,某些用处不广的化学品还没有排在生产名单上。

    基于此,这次随着几百颗地雷前来的,是足足一个班的教官小队。教官除了要训练李继春部的士兵安全使用地雷外,还要随军出征关外,以便收集新武器在北方地区的使用资料。

    ……

    军需物资是一场战争的根本。当李继春部准备到差不多的时候,时间也已经来到了10月。而就在10月10日这一天,永平卫参将李继春,正式接到了大学士孙承宗从山海关发来的征调令。

    接到这份调令的同时,来自总参的电报也到了李继春案头。中年人再一次尝到了信息化的巨大优势,他瞬间明白了孙承宗发调令的前因后果。

    自从9月初后金大军围城后,祖大寿部便龟缩在大凌河堡内,和后金大军对峙,双方展开了拉锯战。

    在这个过程中,坐镇山海关的孙承宗,前后组织了3拨援军去救援祖大寿。

    第一波援军时间在9月中,由松山守军两千组成。由于众寡悬殊,这拨人被金兵轻松打败。

    第一波援军败退后没几天,第二拨援军便由大名鼎鼎的卖队友狂人/吴三桂之父/跑路大师总兵吴襄率锦州兵六千前来。结果吴襄部被后金大将阿济格大败,败退锦州城。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