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章节目录 第665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不过纳嫔妃的事情他虽可一言而决,但与符清儿这皇后知会商量一下,是对她最基本的尊重。

    回到了久违的皇宫,罗幼度并没有急着去看几位夫人以及宝贝儿子丑丑以及还没有取名的罗二郎。

    罗二郎自然是折赛花所生的孩子,是一个胖小子。

    在他拿下渝州的时候,折赛花生的。

    没人在折赛花产子的时候陪在她的身旁,罗幼度也有小小的内疚。

    不过根据书信上说,折赛花顺产的格外顺利,并没有受多大的罪。

    符清儿都觉得不可思议,同样的顺产,为何差别那么大。

    罗幼度深知身为皇帝,肩负天下苍生,更是得以国为重。

    他出征多时,肯定会累积下一些琐事,得将这些琐事处理干净。

    他在洛阳休整的三日时间中,已经让窦仪、赵普将一些累积的奏章以及批阅过重要的奏章送到洛阳给他过目了。

    剩下的是一些接见任务。

    比如说接见留从效以及高丽使者崔知梦。

    薛居正作揖道:“留节度使是为献土一事而来,不知为何,曹都传来的消息是留节度使与钱王一并前来。怎想留节度使竟偷偷地通知礼部,说他亲自来汴京等候陛下。”

    罗幼度当即笑了起来,说道:“八成是卷起来了!”

    见薛居正一脸不解。

    罗幼度也不解释,示意他继续往下说。

    薛居正作揖道:“还有就是高丽的崔知梦崔佐尹,他月余前来到汴京带着进贡的重礼求见陛下。得知陛下出征在外,便于四方馆安顿。多次向礼部询问陛下何时归来,看他情形,因有急事。”

    高丽佐尹,可以相比中原的侍郎,以使者而言,已经是很高的级别了。

    罗幼度问道:“什么急事?”

    薛居正道:“属下不知,我们的人多次询问,他只说见到陛下才能细说。”

    他顿了顿道:“至于其他并不着急,陛下可以明日处理……”

    身为臣子,薛居正也能体恤君上的辛劳,问道:“陛下想先见哪一个?”

    “留从效!”罗幼度不假思索地就回答了:“不管梦佐尹有什么急事,他既不便说,那就让他等着。”

    崔知梦有急事也是高丽的事,跟他们中原无关。

    他既不愿自说,罗幼度也懒得惯着他。

    薛居正下去,让人召见留从效。

    不过一刻钟,薛居正就回来了。

    “陛下,崔佐尹通知礼部说要求见陛下,人已经在宫外等候了。”

    罗幼度笑道:“看来高丽是真有事了啊!”

    他用小指在鬓发里挠了挠,说道:“就这样吧,让他等着。接待了留从效,再见他。”

    身为皇帝,哪能出尔反尔?

    说先见留从效就见留从效。

    罗幼度翻阅着案几上的奏章,大约小半时辰,留从效匆匆赶来。

    “草民留从效见过陛下!”

    罗幼度失笑道:“爱卿何来草民一说。”

    留从效义正严词地道:“草民现在是陛下的臣民,未得陛下授官,自然是草民。”

    留从效官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晋江王,但这些都是李景册封的。

    留从效现在自称草民,自己不认,就等着罗幼度的册封。

    这不是一般的识时务。

    罗幼度道:“先授予你节度使当着,待正式场合,再行嘉奖你献土之功。”

    留从效赶忙拜谢:“臣谢陛下赏……陛下英明神武,我朝将来必定远迈汉唐。”

    他对着罗幼度说着恭维的话,言语中多次透露着献土归顺是自己的意思,跟吴越的钱弘俶没多少关系。

    罗幼度并不在乎这细节,他只在乎结果,问道:“听闻留爱卿治理泉州时,大开海港,修商路,建货栈,邀请海上蛮夷商贾来泉州经商,免除他们苛捐杂税,允许自由贸易?”

    留从效忙道:“让陛下见笑了。”

    罗幼度肃然道:“这哪里是笑话,这是利国利民之举。海上商路价值不亚于西北商路,爱卿或许不知,你可干了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整个南方,甚至朝廷都会因此而获利。”

    他一脸正容道:“爱卿这开海之功,可比凿空西域之张骞,比你进献泉漳二州要大得多。”

    第八十一章 愚蠢,糊涂!

    罗幼度其实知道,这海商的发展并非留从效一人的功劳。

    这海上丝绸之路不比陆路。

    陆路虽然也是险峻,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有脚有车就行。

    但海上商路却不一样,不说海上风浪危机四伏。

    茫茫大海,商货往来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海船的工艺,方向的识别,海图航线等等,这些都得经过长期的研究发展,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以追溯在秦朝、两汉时代。

    不过这时候的“航海”全靠运气,运气来了就是盆满钵盈,运气不好就舍生巡海。

    魏晋时期,有了像样的航线,隋唐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打通了一条直达大食国的商路,甚至有唐人移民海外,而广州也有十万胡商,可见航海行商在东南沿岸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

    不过这个时候大多都是胡商航海而来,很少有中原商人聚众出海的。

    中原商人大多都是将自己的商品卖给胡商,再由胡商运往各处。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