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章节目录 第646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李泌拱手说道:“殿下能有这个想法,是大唐之福。”

    李炎继续说道:“本王为什么要夺嫡,是因为本王觉得自己能比别人把这个天下分的更好一些。”

    “江伦说的也没错,人口是这片土地的诅咒,可是他没有说,人口也是这片土地最宝贵的东西。”

    “百姓安居乐业,有了钱自然会购买更多的东西。”

    “买了酒,酒坊的老板就赚到钱,而酒坊老板就可以给妻子儿女买一套新衣服。”

    “酒坊老板的妻子儿女买了新衣服,又能给裁缝带来收入。”

    “裁缝的生意好,染布工坊的老板就能赚钱,就能给工人发工资。”

    “这些工人拿了钱,才会继续花钱,这样才有百业兴旺,也就是泌师在陇右看到的景象。”

    “这金银还有流动起来,才有意义,而不是烂在皇室的府库里,烂在世家门阀的私库里,烂在富商巨贾的账目上。”

    李泌肃然说道:“殿下要推行的,就是‘均贫富’的国策吗?”

    李炎却摇头说道:“均平富,说起来容易,实行起来何其难也,而且均平富也会遇到别的问题,本王所想要做的,只是‘抑兼并’罢了。”

    李炎还有一件事没有说,之所以陇右能够如此繁荣,除了一直以来大索貌阅的政策,打击豪强的土地兼并之外,更重要的就是技术进步。

    陇右已经开始研发蒸汽机了,蒸汽动力解放了人力,推动了产业的升级,这也是陇右能够更富饶的原因。

    也是因为蛋糕正在不断的做大,陇右的豪强贵族也在这滚滚的前进浪潮中分到了好处,所以他们才心甘情愿的支持李炎。

    可是如果随着领地的变大,这事情可就没有陇右一地这么容易了。

    各地的矛盾和问题千头万绪,靠着玩家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刘宴和杨炎这种本地土著出身,又在玩家中熏陶的新土著官僚,也逐渐在陇右的衙门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而熟悉中原局势,对皇帝和朝廷大臣都很了解的人,更是目前李炎需要的。

    李泌听完之后,沉默良久说道:

    “泌在灵武辅佐陛下登基,现在也不介意再扶一位天子登基。”

    李泌抬起头看着李炎说道:“不过臣还是有一句话规劝殿下。”

    李炎连忙说道:“泌师请讲。”

    李泌说道:“得国不正为万世之害,臣希望殿下不要太着急那个位置。”

    李炎立刻明白,这是李泌劝谏自己不要弑父篡位。

    他连忙保证说道:“泌师放心,倓绝对不会行玄武门之事。”

    李泌叹息说道:“玄武门事且从急,莫要行隋炀帝之事就行了。”

    第四百四十六章 相州

    相州。

    相州的治所安阳城内,朝廷封的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站在城墙上。

    相州在洛阳以北,如果洛阳的伪燕军队返回河东,就必须要经过相州。

    因此在洛阳还没投降之前,李光弼就带领大军直扑安阳城,拿下了这座重要的城市。

    可是李光弼站在安阳城墙上,心中却隐约有些不安。

    这种不安不是因为什么玄妙的第六感,而是整个相州百姓对唐军的态度。

    在关中和河南地区,百姓对唐军不说是箪食壶浆喜迎王师,好歹也算是热烈欢迎的。

    李光弼在关中作战,只要伪燕军队退了,当地百姓就会打开城门投降。

    关中是大唐起家的地方,民心耕耘的最深,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百姓一边带路一边提供情报,甚至自愿参军抗击伪燕。

    安禄山进了长安,没有派兵屠城,想要收拢长安人心,但是长安依然抵抗不断,最后安禄山只能定都洛阳,就是因为伪燕在关中不得人心。

    可是到了相州,这一切都反了过来。

    相州是北魏就置的军州,也是曾经北方最繁华的州。

    在隋朝之前,相州治所为邺城,北齐定都于邺城,相州就是北齐的京畿地区。

    后来北周灭北齐,攻破了邺城,带兵的就是当时北周上柱国,日后的隋文帝杨坚。

    杨坚下令焚毁了邺城,将邺城百姓迁入安阳城,自此邺城这座北方名城灭亡。

    而从隋朝开始,相州百姓就敌视朝廷。

    唐继承了隋的很多遗产,也继承了这份仇恨。

    大唐朝廷对于相州士人一直都是打压的态度,也经常抽取相州的财赋,就算是遇到灾年也很少给相州百姓减税。

    相州不属于河东三镇,但是在安禄山起兵之后,全境立刻起事响应安禄山。

    到了相州,李光弼明显感觉到了,民心向背完全反了过来。

    百姓对朝廷的军队反应冷淡,征调民夫入伍,这些民夫就舍家弃业的逃亡。

    让百姓提供军粮,这些百姓甘愿将自家的粮仓烧了。

    李光弼不得不请郭子仪从洛阳运送粮食来安阳城。

    安阳城内每日都有水井被堵上,存放军械的仓库也经常会失火,甚至从洛阳运送粮食的车队也会遭遇不明袭击。

    李光弼终于明白了为何当日势如破竹的安禄山,在攻入了关中之后就立刻开始停滞不前。

    这么搞下去,唐军还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安阳,何时才能北上呢?

    其实李光弼心中也知道,只要朝廷能够花点力气,委任地方官吏,赦免一些当地的豪强领袖,总能够消弭这种抵抗。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