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章节目录 第650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不过再怎么反作弊,对于有游戏系统的玩家来说,这些都是没用的。

    王成伟被带进了贡院,他带着笔墨纸砚进入一个小隔间,从现在开始他就要在这里进行自己的考试。

    而这个时候的科举考试,也没有后世那么长时间,需要住在考房里。

    唐代科举考试是从早上卯时开始(早晨5点-7点),酉时收卷(晚上5点-7点),考试时间就是十二个小时。

    考生完全可以提前交卷,甚至对于提前交卷的考生,主考官都会记在心里,如果这个考生的考的不错,说不定还能因此被录取。

    和后世明清那种将考生当犯人,考试如同折磨的科举考试不同,大唐需要的是有才情又通实务的读书人。

    其实这也是一种门槛,普通寒门子弟能够脱产读书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更不要说对实务朝局发表看法。

    要知道这个时代可没有网络,你想要键政也没有任何素材给你,普通读书人连州县的事情都说不清楚,不要说对朝廷大事发表议论了。

    所以实务策这道考题,就可以刷掉大部分的小镇做题家了。

    普通寒门子弟中不缺乏天才,但是他们没有身居高位的父亲和亲戚,也不可能在小时候就耳濡目染朝廷高层的动态,他们甚至对大唐的基本情况都缺乏了解。

    这样的情况,又要如何写出一篇针砭时弊的策论呢?

    这也是为什么大唐门阀并没有因为科举考试衰落,反而在中晚唐后,五姓七望更加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原因。

    王成伟为了这次科举考试也准备了很多,他不仅仅专门学习了押韵和平仄,还搜集了很多古代五言诗,又系统的学习了诗赋的写作方法。

    这一次诗词题目非常的简单,就只有“早梅”两个字。

    这是裴冕大早上在厢房看到窗外的早开梅花,所想到的题目。

    是的,大唐的科举考试就是这么随意,除了贴经的题目是礼部早就已经拟定的,诗赋的题目有不少都是主考官临时发挥命题的。

    而实务策的题目则出自皇帝,都是朝廷遇到了什么困难和问题,这才出给考生们寻求答案的。

    甚至可以说这种随意和洒脱,才是大唐骨子里的自由精神。

    王成伟研墨完毕,提起了毛笔开始打草稿。

    诗赋这方面只需要能过关,满足平仄对仗押韵就好了,王成伟已经从裴冕的仆人那边提前得到了消息,这一次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是实务策的部分。

    王成伟的诗名已经名动长安城,进士科考试的诗词都是考试文章,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几个人能在考场上写下千古名篇的,所以只要中规中矩,就能进入下一轮。

    调整了一下词句,王成伟开始誊抄自己的诗赋。

    在距离王成伟不远的考房中,顾况和韦应物这对好友也在奋笔疾书。

    顾况和韦应物也都是诗才敏捷的人,他们也知道进士考试最重诗词,但是诗词刷人往往都是刷那些平仄对仗押韵搞错的人,只要中上水平的诗作,就以进入下一轮。

    两人也会有些急才的,很快就完成了一首诗,然后飞快的誊抄到卷子上。

    就在顾况和韦应物还在作赋的时候,王成伟已经完成了赋的草稿,开始认真的向卷子上誊抄诗赋。

    在考场上,和王成伟一同参加进士科考试的玩家也都在飞快答题,他们都准备在实务策上多下点功夫。

    正在巡视考场的礼部侍郎颜真卿,先是看完了顾况的卷子。

    顾况是李泌的弟子,李泌为了这个弟子也向朝中不少大员推荐过顾况。

    颜真卿看了看顾况的诗作,他摸着胡子微微点头,这顾况确实有诗才。

    诗作中规中矩,但是依然能够看出才起,只要贴经没有问题,就可以进入第三轮阅卷了。

    接着颜真卿又看到了韦应物。

    凤翔府的公主府曲水流觞诗会上,陇右十七子做出十七首惊世的诗作,所有参加宴会的士子都无人能做出诗作相对。

    最后京畿的韦应物挺身而出,总算是给中原士人挣回了一点面子。

    韦应物名声大涨,就连颜真卿都听到不少人推崇韦应物的才情。

    看了韦应物的诗,颜真卿也点点头,这诗也算是过关了。

    等到颜真卿走到了王成伟前面,这位名镇凤翔府的陇右才子,考试所作的诗倒是中规中矩。

    不过平仄对仗押韵都没有问题,颜真卿虽然有些遗憾,但是科举考试中就是为了求稳,王成伟这么做也是明智的选择。

    不过王成伟这个字,倒是让颜真卿停住了脚步。

    唐代科举和后世不同,对于字体没有强制性要求,不要求考生使用统一字体。

    不过大体上要以行书为体,这样才不会因为潦草被扣分。

    而字迹和卷面整洁,也是非常基础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这两点,在阅卷之前就会被淘汰。

    不过王成伟这个字迹,似乎有自己颜体的影子。

    有趣有趣,虽然是颜体的影子,但是其中还有自己的特点,王成伟这个字非常的挺拔,仿佛是一个个挺着铮铮傲骨的读书人。

    好字啊!

    颜真卿忍不住心中赞叹。

    只是颜真卿并不知道,王成伟也是最近苦练速成的柳体字,柳公权的书法本就是以颜真卿的书法为基础,他用这种稍显新奇的字体,也是为了能给阅卷考官留下印象。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