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书架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青春小说网 ->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章节目录 第914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货币的价值在于购买力,锚定币值的最好商品在大唐是什么?就是粮食!”

    张乐言也点点头,在这个时代,衡量购买力的标准就是钱能够换到多少的粮食。

    在最繁盛开元盛世时期,长安的米价是非常低的。那时候每旦米的价格甚至不到二百钱,长安百姓很容易就能填饱肚子。

    但是随着安禄山之乱开始,长安的米价就开始了剧烈的波动,如今米价已经涨到了五百钱才能买一旦米,不少长安百姓已经吃不起粮食了。

    孙浪看着众人说道:“改铸新钱虽然是赚钱的,但是火耗费时费力,还是违法行为,可能被绳之以法。”

    “咱们搞金融的能赚这个脏钱累钱吗?那肯定是不能的啊!”

    孙浪充满了对金融行业的自豪感,他扫视了一圈,终于讲到了自己的办法。

    “我们金融行业要怎么赚钱?那要找到套利的空间!只要有套利空间,就能小钱变大钱!”

    众人茫然的看着孙浪,长安的商人玩家中搞金融的不多,大部分金融科班的玩家都在陇右忙着建立新经济体系,大家都听不懂孙浪这个“套利”的意思。

    孙浪拿起一杯水,吨吨吨喝了一口说道:

    “套利,就是一种盈利的模型,其实乾元重宝和校长发行金圆券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只要照着抄作业就行了。”

    众多玩家还是一脸茫然,张乐言倒是有些悟了。

    孙浪也不卖关子了,他直接说道:“朝廷发行乾元重宝,一开始肯定是强制百姓使用的,当年校长发行金圆券的时候,也是这么做的。”

    众人点头,从穆荣传出来的第五琦的奏章中,也是这么向朝廷建议的,这也是仿效高祖皇帝当年发行开元通宝时候的做法。

    “可是乾元重宝的货币价值不足,现在又有这么多私铸假钱准备捞一笔,这种强制性的使用乾元重宝,一定会发生和当年金圆券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市场为了恢复正常的币值,一定会发生货币贬值!”

    看到大家还是很茫然,孙浪说道:“其实货币最重要的就是流通和交换了,如果长安所有人都觉得乾元重宝都不值钱,那么粮食商人又不能拒收乾元重宝,那会发生什么?”

    “涨价!”一个做粮食贸易的玩家喊道。

    孙浪打了一个响指说道:“就是涨价,粮食价格涨了,其他物价也一定会涨,所以朝廷强制的推行乾元重宝,最后一定会导致物价上涨。”

    这时候有玩家举手说道:“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应该囤积粮食,等到这一轮物价上涨后再卖?”

    孙浪笑了笑说道:“这当然是赚钱的办法,但是我们搞金融的,讲究的是套利,我们要赚的可不是一笔的买卖。”

    “这个物价上涨,并不是全大唐同步发生的,而是具有传导性的。”

    “就参考当年校长发行金圆券,当时的南京和上海物价最敏感,在发行不久就出现了通胀,但是距离这些大城市较远的地方,金圆券却维持了很长时间的币值稳定,特别是当年刚刚从日本人手上收回的东北地区,金圆券币值稳定了很长时间。”

    大家疑惑的看着孙浪,虽然校长搞崩金圆券的事情都写在课本上,可是金圆券到底怎么崩的,书上可没有深入分析。

    孙浪继续说道:“这是因为朝廷的权威性,在权贵林立的首都和大城市,因为距离近的关系,朝廷很容易祛魅。”

    “但是比较偏远的地区,朝廷的权威还在,一些穷苦地区的百姓往往对朝廷更加的臣服,更容易迷信朝廷的宣传。”

    众人纷纷点头,这种事情在现在也是屡见不鲜的。

    越是民智开化的地区,对于朝廷就越是不信任,而偏远地区的百姓往往更加忠诚。

    “当年校长手下的将领是怎么做的?在发行了金圆券之后,坐着飞机轮船到南京上海以外的地方够买物资,然后再用运送军用物资的火车将物资拉到南京和上海去卖,换到钱再去偏远的地方收物资,不少将领靠着这样倒卖发了大财,以至于当时校长手下的军用飞机,都用来倒卖物资。”

    这么一说,众人立刻明白了,孙浪说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利用长安和其他地区货币贬值速度不同,利用币值的差异搞倒卖。

    在场的商人玩家们眼睛亮了起来,这个有搞头啊!

    长安货币贬值,这几乎是大家的共识了,而本来长安的米价就是大唐最高的,就算是单纯的向长安贩卖粮食,也是赚钱的买卖。

    而孙浪这个套利的模型看起来没有问题,还有当年校长亲自示范,更重要的是这一切也不违反大唐律法,属于站着将钱赚了!

    玩家们纷纷摩拳擦掌起来,对于商人玩家来说,混乱往往是赚钱的好机会!

    就在长安的商人玩家们摩拳擦掌,准备大赚一笔的时候,陇右王府银行铸造的第一批银币也流入了市场。

    和大唐朝廷的蛮干不同,李倓和江伦对于调整货币政策非常的谨慎。

    王府银行只是铸造了一万枚银币,这些钱都是银行通过玩家从外国商人手上收来的银币,在铸币厂重铸而成的。

    而这一批的银币,将在陇右各个城市,以官府的项目结算的方式,流入到市场之中。

    从新年之后,陇右各大报纸就开始吹风,从二月开始所有官府的俸禄发放,承包官府工程的结算,全部都会用新银币来进行。
没看完?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点此举报